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pptxVIP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目录CONTENTS0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0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01从天然到人工——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02从区域到全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03从人力到机械力——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04交通带来的影响——交通与社会变迁04交通的影响——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从天然到人工——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1.天然道路2.人工道路外国中国陆路意义水路意义古罗马17法国17荷兰春秋秦汉隋唐元条条大路通罗马米迪运河新通道最悠久阿姆斯特运河系统经济文化繁荣表现邗沟驰道直道五尺道全国性道路网灵渠沟通长珠两大水系丝绸之路亚欧北非大通道大运河沟通南北方驿道向各方辐射扩展交通,广设驿站境内外驿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世界之最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一、从天然到人工——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直道由咸阳通往北部长城、九原郡地区,出于巩固北部边防的军事目的;五尺道通往西南山区,出于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秦)为弛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结合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分析秦朝交通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特点:以都城为中心;分布广(全国);类型多样化;水陆并举2.人工道路

一、从天然到人工——古代陆路与水路交通的发展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大运河的变化,并分析原因和意义?变化:裁弯取直,不再经过洛阳,增加海运。隋朝元朝反映了政治中心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便于巩固统治,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2.人工道路

二、从区域到全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中国西汉宋元明外国波利尼西亚人腓尼基人维京人阿拉伯人近代欧洲人探索海洋表现初步形成两条航线东线通朝鲜、日本,南线通印度洋造船工艺、航海技术进步中国海船可以持续航行1405——1433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历史罕见很早在太平洋诸岛活动横渡地中海北大西洋和北海探险印度洋开展贸易15C末16C初开辟新航路1869苏伊士运河1914巴拿马运河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中外海洋探索的发展各有什么特点?中国:航线与规模扩大,形成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落后于西方西方:从区域到全球,建立环球交通网络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思考1:海洋探索的发展得益于什么?思考2:中外海洋探索是否有共同的动因?思考3:是否有特例存在?思考4:这一时期海洋从动力上是否实现了质变?二、从区域到全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经济发展需求郑和下西洋出于政治目的依旧以自然力或者人力为主

二、从区域到全球——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活动探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时间、背景、目的、性质、结果)①时间②背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兴起③目的:政治目的—宗教、经济④性质:朝贡贸易—掠夺性⑤结果:伟大壮举,促亚非国家友好,经济负担重—促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

三、从人力到机械力——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外国铁路轮船中国汽车铁路轮船近代交通工具发展表现1814年史蒂芬孙改进蒸汽机车19世纪上半期,欧美修建铁路网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动力:蒸汽机——内燃机1880s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20世纪以前不够普及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人本土修建第一条1909京张铁路中国人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1820S开到中国1860s“黄鹄号”揭开造船序幕1872年轮船招商局,航运里程碑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外国报纸1、京张铁路“人”字形路轨的设计意图是什么?2、如此设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减少陡坡问题降低经费国穷民困经费不足交通发展与国家时代命运相关活动探究

三、从人力到机械力——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814斯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初高各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学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