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VIP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写出空缺部分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从听觉和视觉角度为我们展现一幅古朴的乡村风情画的句子是“,。”

(5)杜甫在《望岳》中极言泰山之美、之高的句子是:“,。”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当然,周庄不是世外,平静和泰然之下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春秋时期,这里被称作“摇城”,北宋元祐元年,得名“周庄”,然而,在这里你却看不到太多历史遗迹。周庄从不把过去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

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成的周庄,是一种①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田园。这种禅境,()青灯古佛,()袅袅炊烟,那么凡俗,又那么自足,让人②juàn恋,让人思念。蒙蒙烟雨中,周庄独有的那份水乡的静谧和美好,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韩静霆《周庄烟雨中》节选

2.给选文①处横线上填拼音,②处横线上填上汉字。

①禅境②juàn恋

3.选文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所以 B.只有……才

C.不是……而是 D.既然……就

4.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船的梭织成的周庄,是一种禅境”这句话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B.“不动声色地”中的“地”和“大师级的修炼”中的“的”都是助词。

C.“平静和泰然”中的“和”与“然而,你在这里却看不到太多历史遗迹”中的“然而”都是连词。

D.“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中的“□”应填“!”,表示对周庄的强烈的赞叹之情。

5.下列短语类型与“历史遗迹”相同的一项是()

A.不动声色 B.粉墙乌瓦 C.青灯古佛 D.袅袅炊烟

二、甲:课内文言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周敦颐是宋代家。

7.下列各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B.亭亭净植(笔直的样子)

C.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应当)

8.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莲说》文体是“说”,《陋室铭》文体是“铭”,虽文体不同,但都使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

B.作者以反衬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对贪图富贵世风的厌弃和对安贫乐道志趣的追求。

C.对于陶渊明喜爱菊作者没有批评否定,但也不推崇,因为避世隐逸之举不符合周敦颐的处世哲学。

D.人有“气场”,而作者通过对莲花形象的描绘也赋予了莲花独特的“花场”。

9.作者把莲花比喻为君子,请结合选文中划线的①②两个句子谈谈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表达的情感角度看,如果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顺序做一下调换,表达效果相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乙: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渔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题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考试题精选,只为考试而准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