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师附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

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

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摘自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材料二:

自1933年后,陈寅恪的研究重点转向中古史,原因有三:图书资料缺乏;他认为中国必须在自己擅

长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古的政治、制度、民族问题恰恰是外国人不擅长的;民族危亡之际,他要

创造出解释中国历史的学术体系来。但陈寅恪研究中古,和过去的人很不一样的。他有一整套理论,所

以,陈寅恪不是一个只会考证的学者,而是一个理论思考非常强的人。

兹再举两例:

一个例子是清代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有一篇“江左世族无功臣”,讲东晋南渡,很多人流亡到了

南方,可是,世家大族里边没有会打仗的,所以一直没有功臣。陈寅恪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分析得更

深入。他认为,赵翼讲的这条,实际上暗示了南朝社会史、政治史的问题。可惜作为清朝的史学家,“

赵氏未能阐发其意,即江左历朝皇室及武装统治之阶级转移演变之倾向是也”。由于南方出现一些靠武

装力量起家的功臣,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氏族大家,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大家知道宋齐梁陈的各种皇族,

都是从掌握武装力量起来的,然后不断地把贵族社会冲淡稀释。于是到了唐代,才使得世袭的贵族门阀

社会得以瓦解,等级森严的贵族世家逐渐被科举入仕的平民阶级所代替。可见,一个传统历史学家与一

个现代历史学家,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例子。传说钱钟书先生曾讽刺陈寅恪先生,说考证杨贵妃到皇宫是不是处女,很没有意义。

钱先生是文学家,可能不了解陈寅恪的想法。陈寅恪是说,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唐代的李

家是不是有胡人血统;第二,如果他有胡人血统,他的汉族的伦理观就不会那么严格。所以,为什么唐

高宗会娶他爹的妃子,武则天是当年当过唐太宗的惠妃的。唐玄宗可以把他儿媳妇抢过来,杨玉环是他

儿子的媳妇。陈寅恪之所以要考证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讲,整个唐代是一个胡汉交融的时代。就像他在

《李氏氏族之推测后记》中说的,这涉及到如何理解唐王朝的鼎盛原因,正是因为李氏是汉族,可是他

的兴起,却是“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才实现的,这就涉及到如何评价胡汉关

系,理解中古李氏的大关键了。正是因为这样,在1931年到1935年,他才会接连写下三篇文章,来郑重

其事地讨论这个话题。

我们要理解陈寅恪先生,理解他很多的研究,就要知道他背后有重大的思考,而这思考也是现代西

方带来的新理论、新观念带来的冲击。同时,他用这种结合了西方新思想、新理论、新思考的东西,加

上中国固有的资料,来回应西方人的研究,这正是陈寅恪先生在学术史上非常伟大的意义。

(摘自葛兆光《预流的学问:重返学术史看陈寅恪的意义》有删改)

材料三:

陈寅恪自我评价曰:“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对于陈寅恪的这句自述,汪荣祖解释为专攻“

国史中古一段,也就是他研究的专业”,实为误解。逯耀东另解作“超越今古文经学,专治乙部之学”

即史学,更属臆测。其它议论纷纭,不烦一一列举。综观众说,以先师程千帆的解释最为精辟,他在

1995年致门人的信件中指出:

“不今不古”这句话是出在《太玄经》,另外有句话同它相配的是“童牛角马”,意思是自我嘲讽,

觉得自己的学问既不完全符合中国的传统,也不是完全跟着现代学术走,而是斟酌古今,自成一家。表

面上是自嘲,其实是自负。根据他平生的实践,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即“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贯通

中西,继往开来”。

把这个意思放回陈寅恪文章的语境中,也是极为恰当的。《太玄经》为汉代扬雄所著,对这两句话

晋范望解曰:“马童牛角,是其常也……更而颠到,盖非其宜。既不合今,亦不合古。”陈寅恪在1964

年写完《柳如是别传》后的《稿竟说偈》中,也用到“非旧非新,童牛角马”的表述,这一方面可以证

实其喻的确出于《太玄经》,另外也可以表明,其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如此说来,陈寅恪所自许的应是

新旧之间的第三派,借用禅宗史上的名词,似可称作“教外别传”。

如果仅仅就新旧来划派,陈寅恪当然应归入新派,所以非常强调“术”,也就是方法。他讲授课程,

往往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