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VIP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3

历史试题

考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考古发现:夏至早商时期,王室的大型祭祀活动集中于宫殿区,以沟、坑等遗存(祭祀自然神)为主,晚商时期,王室的大型祭祀活动集中于宗庙和王陵区,并发展出王室专有的祭品和礼仪。这一变化说明()

A.专制王权不断强化 B.宗法、分封制的确立与发展

C.人文主义思想出现 D.祭祀活动遵循天人合一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夏到商,祭祀的对象发生变化,由祭祀自然神为主到祭祀宗庙和王陵即祖先,由神到人,体现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祭祀对象的变化,与专制王权不断强化无关且此时王权并没有强化,排除A项;宗法、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天人合一思想指的是天和人的关系实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周礼》载有“师氏”之官“告王以善道”,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A.儒家提倡君民应平等共治 B.礼乐制度开始瓦解

C.有了限制君权的制度设计 D.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天生民而立之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存在劝诫君王不可以行恶行的官吏,春秋时期也有观点认为,上天拥立君王的目的是为了教化百姓,而不是个人私利,这两则史料都反映了先秦时期对君权膨胀的一种监督和约束,C项正确;题干内容仅是述及要为君主、诸侯、卿大夫设置辅佐,以避免其行事过度,并没有述及他们之间的平等和共治的关系,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开始瓦解,传统的分封等级秩序开始解体,排除B项;分封制走向崩溃强调的是分封等级秩序完全被打破,而材料讲的是先秦时期有了限制君权的制度设计,排除D项。故选C项。

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缇萦为救父上书文帝,“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曰:“《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此岁中亦除肉刑法。由此可见,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原因是()

A.弘扬儒家传统孝道 B.减轻民众刑罚压力

C.稳定文景之治局面 D.重视德行教化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法律重要性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性和对犯罪实施者的教化性。缇萦上书中指出,肉刑导致犯罪实施者“犯罪后没有改过机会”的结果,使汉文帝意识到肉刑的惩罚性大于教化性,所以废除肉刑凸显重视法律的教化作用,希望民众尊崇法律,D项正确;汉文帝时期尊崇黄老之道,并非出于弘扬儒家孝道思想,孝并非属于儒家专属思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意图是推动民众行为改善,而不是减轻刑罚,排除B项;文景之治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汉高祖刘邦从白登脱困后,汉匈双方的对抗问题并未解决。为应对被动局面,西汉采取了应对匈奴的全新政策:其一、与匈奴缔结和亲;其二、每年向匈奴“赠送”大量财物;其三、通过“喻以礼节”实现匈奴德化;其四、短期内建立汉匈的“子婿”亲戚关系,逐步形成长期的“外孙单于”血缘关系。关于西汉对匈奴的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A.汉匈称“子婿”而非华夷表明华夏认同开始形成

B.是在长期交往交融中坚持独尊观念的政治选择

C.为中央政府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提供思路

D.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后世照搬沿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政府在处理与匈奴关系问题时多采取和平措施,利于各民族友好往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央政府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提供思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而非西汉时期“开始形成”,排除A项;西汉政府在与匈奴的交往中采取全新政策,主动降低姿态,与匈奴和亲、给匈奴送钱等。这是在匈奴强、西汉弱的背景下做出的务实选择,而非“坚持独尊观念”,排除B项;不同时期中原政府在国情上差异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