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7.24CCSC57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973.4—2024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
技术规范第4部分:人体体表
放射性核素污染监测与去污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healthresponsetonuclearor
radiologicalemergency—Part4:Monitoringanddecontaminationof
radionuclidescontaminatedhumanbodysurface
2024-12-27发布2025-01-27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标准出版社
发
发出
布版
Ⅰ
DB32/T4973.4—2024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监测 1
5去污 2
6记录 4
附录A(资料性)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测量程序 5
附录B(资料性)固定去污场所设置 6
附录C(资料性)临时去污场所设置 7
附录D(资料性)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主要检测设备、去污剂、药品和去污用品 8
附录E(资料性)人体体表伤口和局部污染处理程序和方法 9
附录F(资料性)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分布及去污记录表 11
参考文献 12
DB32/T4973.4—2024
Ⅲ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32/T4973《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DB32/T497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应急队伍建设;
——第2部分:应急人员防护与个人剂量监测;
——第3部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第4部分: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监测与去污;
——第5部分:食品和饮用水监测;
——第6部分:辐射防护站设置;
——第7部分:稳定性碘的使用指导;
——第8部分:外周血采集和生物剂量估算。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苏大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哲、周媛媛、宋彬、刘芳、王进、杨小勇、陈维、蒋正、缪雨季、马小丹。
Ⅳ
DB32/T4973.4—2024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核与辐射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危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确保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安全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出台了大量的安全防护和应急标准等,做到安全防护和应急有法可依、规则先行,为我国核与辐射技术应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是该类事件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DB32/T4973《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为完善江苏省核与辐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规范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而制定,由八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应急队伍建设;
——第2部分:应急人员防护与个人剂量监测;
——第3部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第4部分: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监测与去污;
——第5部分:食品和饮用水监测;
——第6部分:辐射防护站设置;
——第7部分:稳定性碘的使用指导;
——第8部分:外周血采集和生物剂量估算。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中,人员面临体表污染风险,即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皮肤或黏膜),所沾附的放射性核素对局部构成外照射源,同时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人体,构成内污染和内照射。体表污染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受到体表污染的人员,辅助应急人员开展去污洗消,保护其健康。人员的去污洗消不仅能迅速、有效地去除放射的体表及伤口污染,避免或减少污染吸收形成内污染,造成辐射的持续伤害,而且能有效减少核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