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历史七年级下册新教材变化及教学建议.pptx

(统编版2025)历史七年级下册新教材变化及教学建议.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春季版七年级下册

教材新变化及教学建议;目录;一、整本书变化;修;修;修;修;二、具体变化;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继起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但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至唐末五代,中国再次陷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附录: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下)

;3.重点问题;二、重点内容梳理

(一)隋唐、宋元与明清时期的思想史内容

中国几千年来思想演变的过程是一条重要线索。此次七年级下册集中增加了唐朝思想(韩愈、柳宗元)、理学(二程与朱熹)、明清思想(王守仁、李贽与黄顾王)。

思想史的内容本身就较为复杂,学生对此的学习只需要了解其大概和精髓即可。

唐朝思想中的韩愈重在突出他的反佛尊儒主张;柳宗元的思想着重突出宇宙由元气构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程朱理学的重点在让学生明白,他们将天理与伦理道德相结合,要人们把伦理道德纳入到天理的体系,伦理服从天理,以此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明代王阳明心学重新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黄、顾、王三人虽然都生活在明清鼎革之际,但又各有侧重,黄宗羲在于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在于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重要思想产生的根源都在于重大的社会危机,学者们乃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思考如何解决现实问题。;面对七年级的学生,该目内容的教学宜力图化难为易,首先简述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基础上形成理学,说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程朱理学,然后设计两个问题,从历史视角而非哲学视角让学生较为轻松地把握这一内容。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二程”先将天理与传统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对人们的为人行事提出要求,直接落脚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出示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存天理,灭人欲”,即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简朴纯净,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理学的影响。;(二)强调民族关系发展和边疆地区治理的内容;(三)第16课增加万历援朝战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明朝主持正义、维护藩属国利益的重要表现。此目引入宗藩关系内容,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和处理周边关系的方式。;(四)第17课增加张居正改革,一方面显出了中国古代改革家的努力和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与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课中关于赋役制度的改革串连起来,即从一条鞭法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再到摊丁入亩,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五)第20课有意引入“机户出资,织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