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专题考点: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pdf

高中历史专题考点: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专题考点: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董仲舒尊

崇儒术,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为儒学注入了许多新内涵,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再

一次开创了思想的活跃局面。古代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核心考点核心主干

把握“一个主流”“五个阶段”

中国古代

(1)“一个主流”: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传统文化

(2)“五个阶段”:①先秦时期,奠基;②秦汉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③

的发展演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交汇融通;④宋元时期,理学形成与发展;⑤明

清时期,传承与转折

把握“四大发明”“一个趋势”“一个观点”“三类艺术”

中国古代(1)“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及其影响

的科技和(2)“一个趋势”:宋元以后文学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文学艺术(3)“一个观点”: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反映

(4)“三类艺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世俗艺术

古代的中

外文化交把握两大“外来文化”:佛教传入、西学东渐

1.发展的历程

(1)勃兴与奠基——先秦时期。

①起源: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春秋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

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2)形成与繁盛——秦汉至宋元。

①秦汉时期:秦朝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

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

②魏晋南北朝:道教与佛教广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的景

象,魏晋玄学盛行。

③隋唐时期:佛教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发展,中华传

统文化辉煌灿烂。

④宋元时期: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

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

艺术高度繁荣。

(3)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以心为本的心学得到发展,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人的主体意

识逐渐觉醒。明清之际,个性解放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同时

清朝的文化专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4)衰落与复兴——近代以来。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思想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②新文化运动中,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2.文化的内涵

人生观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的思想、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

管子: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统治者体察民情,

政治观民本思想

反对苛政;孟子:“仁政”

天人合一,老子:“道”;

自然观

道法自然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提倡爱国,

国家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追求家国情怀

崇德尚贤,周朝:“明德”“敬德”;孔子:“为政以德”;墨子:“夫

价值观

天下为公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自强不息,《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生活观

厚德载物厚德载物”

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和为

处世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