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日记模板集合7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日记模板集合7篇

春节日记篇1

每逢过年,都有一个很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是张灯结彩,满是喜气之情。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会喊:“过年啦,过年啦!”

“噼哩啪啦”五彩缤纷的鞭炮响彻天空,像一朵朵争芬斗艳的花儿开满天空,我在自家窗台前静悄悄地看着。内心突然涌现出好奇之心,想自己去试试,也去放鞭炮。

我跃跃欲试,带着妈妈特意为我准备的小鞭炮,装了满满一袋子,有三角状的、陀螺状的、长条状的……五花八门,喊了楼下的弟弟妹妹们一起下去玩。

大家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窝蜂地冲到了楼下。

陈瑶装出小大人的样子,先提出建议说:“我们先放小长条的吧!”

我看了看袋子:“好吧!”

大家都抢着拿出小鞭炮,每个人手里抓得都满满当当的,爸爸这会突然发话了:“我来每个人都发一根香,帮你们点燃,然后由你们自己再去把小鞭炮点然。”

这时我的心“噼哩啪啦”怦怦直跳,心里:哇!我最害怕的就是火了。

眼看着手里的香要靠近小鞭炮,我浑身都在抖,可是,当看到小鞭炮被燃起来,绽放出灿烂的火花,然后五颜六色的花儿又很快得就渐渐消失了,我的心也被它感染了,渐渐地平静下来,不再胆怯。

我们中就数周子杰的表现最为突出,他表情很自如地靠近火花,把小鞭炮排成了一个“蛇队”,一个接着一个的,“噼哩啪啦”的声响如滚滚潮流,五颜六色的火花在翩翩起舞。周子杰像猴子似的,奔跑着、欢笑着,无时无刻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热闹极了!

我看着他那欢乐样儿,也试着给自己壮胆,“耶!”又点燃啦,我终于冲过了心理上的重重围突,这下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那被点燃的鞭炮也在地上自由自在的转圈圈。我心里不禁喜滋滋地想:我爱过年,我也会放鞭炮了!

后来我们还放了“一炮冲天”、“天女散花”、“龙飞凤舞”……好多好多,真是过瘾。

“噼哩啪啦”过大年,我太喜欢过年给我带来的无限乐趣!

春节日记篇2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应该算最热闹,最有意义的了。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就使年味溢了出来。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苡仁、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再辅以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有的腊八粥还做得很别致,在粥面上用核桃,松子堆起个小狮子,不仅图案精美,还色味俱全。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白天,我们要在水果店里买一些新鲜的水果,到了夜晚的时候,再把水果供奉给灶神婆婆,保佑大家这一年都过得平平安安。

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每年的大年初一。

在中午的时候,我和弟弟他们在客厅里玩,可尽兴了。而大人们在厨房里忙地不可开交。我们在客厅里都能听到他们说笑的声音。大家在饭桌上开心地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幸福。估计楼下的邻居都能听到我们的欢笑声。天快黑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头伸出窗外。看五光十色的烟花点亮夜空;听,轰隆隆如炸雷。“爆竹声中一岁除”,烟花爆竹无疑给春节增添了喜气。

这就是春节,既热闹,又值得怀念。

春节日记篇3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然后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然后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