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教案).pdfVIP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教案).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教案)

教材简析

《石灰吟》是明朝于谦的一篇托物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志

向。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竹石》是清朝郑燮的一首咏物诗,借赞美竹石来歌颂诗人在逆

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

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了解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

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

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

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

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李贺的《马诗》,作者借“马”表

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

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石灰吟》《竹石》,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

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

④看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竹石》。

2.找一找题目的相同点。

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2.作者简介。

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

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关心百姓。他外出巡按江西,

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

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

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

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

逆罪,判处死刑。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

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

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

桥集》。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播放情境课文:《石灰吟》。

2.出示古诗。

石灰吟

千/万境课文/出深山,烈火//若等闲。

粉骨/身/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理解诗意,质疑问难。

(1)释题,理解“吟”。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

《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质疑问难:石灰那么普通,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

(3)师: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

有几处,却分明让人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有了人的情感,请同学

们读一读,找一找。

4.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

击,用钢钎凿。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诗意: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

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

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

文档评论(0)

175****64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