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的内容,分析三国至隋唐文化繁荣的社会历史客观基础。2.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背景下思考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
3.斤欣赏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壁画图片,感受其艺术魅力,总结其艺术特征。
4.学习对三国至隋唐的思想、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认识到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对异质文化进行包容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难点:儒学的新发展、佛教的发展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史料实证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由哪吒导入
“尔时那吒太子……白佛言:‘我护持佛法。
——【唐}弗经《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本是佛教的护法神怎么变成了道教的护法神
新课讲授: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教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孟子和荀子对其发展,使儒家成为蔚然大宗。而秦朝的焚书坑儒却使儒学遭受重创。那么汉代以后,儒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学生:回顾知识,思考问题。让学生归纳从汉武帝到唐朝时儒学的发展变化线索。最后指出不管如何变化,儒学仍然是官方正统的统治思想。
1.儒学的演变:
(1)三教并立局面: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
(2)三教开始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3)“三教合归儒”: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三教并行政策: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
(5)复兴儒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煎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教师(过渡):儒学从汉代的繁荣到唐代的复兴,说明了什么变化呢这一时期儒学受到了道教和佛教怎样的冲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来的内容:道教、佛教的发展。
引导学生回顾道教——从道家哲学思想体系中衍生出来的中国本土宗教的兴起:东汉末,道教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2.魏晋玄学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陶不敢言。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
1.背景: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世代沿袭的门阀政治;走向崩溃的两汉经学;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
2.内容: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3.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但奉老子为先祖,道教最受尊崇。
教师讲解:唐朝统治者以老子李耳为始祖,立祠祭祀、追封帝号,使得道教备受尊崇,实际上也是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老子作为道教的圣人,同时也是皇室的祖先,使李氏统治既获得了合法性,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支持和号召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反佛
展示图片,了解复交的传入及兴盛。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逐渐本土化。
根据图片、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魏晋至唐灭佛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影响:积极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对我国文学、艺术、
周塑、诗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消极影响:佛教的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来源。破坏家庭伦理。
(2)表现
①南朝范缜《神灭论》: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
-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核心素养目标】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共17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任务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纲要(上)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docx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