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12.台阶.docx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12.台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台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重点)

2.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分析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重难点)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深厚情感。(重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同学们,有首歌是这样唱的:“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讲述父亲的小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位父亲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1.掌握生字词

(1)注意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和字形。

啃(kěn)凹凼(dàng)揩汗(kāi)

撬(qiào) 嘎嘎(gā) 筹划(chóu)

磕(kē) 黏性(nián) 尴尬(ɡān)

糟糕(gāo) 醒悟(wù) 晌午(shǎnɡ)

烦躁(fán) 叮嘱(zhǔ) 硌牙(gè)

挪动(nuó) 过瘾(yǐn) 门槛(kǎn)

蹦跳(bèng) 涎水(xián) 头颅(lú)

(2)解释下列词语。

凼:方言,水坑。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

低眉顺眼:形容谦卑、恭顺的样子。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2.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1986年在杂志《烟雨楼》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后来发表小说颇多,主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

3.背景解读

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减。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他带着美学的思考,从容而艺术地审视故乡的人和事。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基本上侧重于“家族圈”的表现。

4.知识链接

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5.整体感知

(1)故事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

[交流点拨]叙事线索是台阶。“文眼”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2)全文围绕“台阶”写了哪几件事?

[交流点拨]回忆旧台阶→父亲觉得台阶低→父亲为造新台阶做准备→造新台阶→新台阶造成后父亲觉得不对劲,父亲老了。

(一)深层探究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交流点拨]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交流点拨]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交流点拨]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父亲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经是大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做心理描写?

[交流点拨]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

5.文章倒数第四段,为什么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交流点拨]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就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