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在村庄》读后感.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莹《在村庄》读后感

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吴莹的《在村庄》。

我爷爷的故乡,在苏北平原一个小村庄,他走之前,念念不忘地说:“等我好一点了,我就回家住去……”爷爷一直管他出生的地方叫家。

很小的时候,农忙时节,我跟着爷爷回他的家,感觉整个村子好像都是我家亲戚,走到哪里都享受到如《在村庄》小耳朵一般的待遇——吃喝不用愁。邻居的大娘、婶子和嫂子,开口必先用“俺妮”“乖儿”招呼我,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并且难以忘怀,和《在村庄》的“宝宝”如出一辙,倍感亲切。

吴莹的文风细腻、平实,不追求华丽,喜欢从平淡的叙述中表达真情实感。她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散文,无论是刻画人物性格,还是描写社会环境,都非常善于从人的内心出发,挖掘人性中隐藏的部分,让人感到温暖。

夏舍是苏北平原上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庄,是吴莹的婆家,一家三口回乡下过年,在夏舍居住。习惯了城市的喧嚣,猛然慢下来的吴莹一开始不习惯小村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不习惯邻居间串门,这些都让她头疼不已。

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她沉浸式体验了在夏舍的乡村恬适、慢悠悠的日子,突然之间就治愈了焦躁不安、失眠和坏心情。

读到追鸡赶鸭的小耳朵,我忍俊不禁。“拴在房子边的狗见我们来了,大叫起来,在这方面我们小耳朵不能输,刚才还懒洋洋歪在车里的他,立马精神抖擞对狗‘汪汪汪汪汪’,气势上确实还可以。”看到这,忍不住注视书中小耳朵的照片,我傻笑了半天。

从不知停歇的婆婆姚大妈,开口必叫吴莹“宝宝”。姚大妈收到她买的全自动洗衣机时说:“叫她别买别买,非要买!”她站在一旁似乎气急败坏,但眉梢里又掩不住得意之情。我看到这里鼻子酸酸的,谁家老母亲,不是既怕孩子给自己花钱,又怕孩子不给自己花钱。那种孩子给自己花钱后,低调炫耀和得意的好心情,瞬间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吴莹的笔端带着蓬勃的情意,立体展现了苏北平原名不见经传的夏舍小村里流动着的人情世故、乡村文化。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来源于平时收集整理,如果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联系本人删除,本人在看到消息后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