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颜色.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化学物质颜色

2006年课改生中考试卷结构与

2005年相比有变化,实验考题被删除,客观题由5小题变为7小题,并且会适当增加实

验探究内容,分值由10分变为14分,非选择题有10小题,原始分数为40分。整个试

卷取消了A、B卷,只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

◆试题的命题特点

1.试题设计增加了情景。

命题高度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广泛联系起来。因

此课改教材上出现的涉及健康、材料、环境、能源等热点问题一定要加以注意。如硬水、软

水的区别,水的污染与净化;空气的污染与净化等等。

2.命题注重科学探究。

3.试题将注意适度的开放性,便于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引

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许多问题的答案

并不唯一,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予以解答。

◆备考之解题策略

(1)提高审题能力。

提高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保证阅读的全面准确,其次要在阅

读时注重思考。读题时要注意题中的关键字眼或明显具有指向性的字眼。例如:“正确的是”、

“不正确的是”或加点的字和加粗的字。

(2)提高答题技巧。

1.做题时,首先要明确试题的设计意图,找出答题的方向,围绕问题的核心组织语言。例如:

在寒冷的冬季,养鱼的人常常要在冰面打一些洞,原因是什么?只要想到养鱼这一情境,此

题的设计意图就很清楚了,我们应围绕氧气溶解在水中组织语言。

2.做情境类试题时,不仅要考虑答案是否符合化学原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

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可起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但铁制的衣架不能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3.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答题时应尽可能写出自己最有把握,没有争议,能得到大

家认可的答案。

4.一定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化学控制在50分钟左右,物理控制在70分钟左右。

5.对于计算题,按历年中考评分标准,只要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便可得到2分,因此学生

要积极答题。

6.强化表达能力。

近年来,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对学生所具备的化学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给予了高度关注。一方面

试题重视对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考查,另一方面试题加

强了对解释社会、生活、生产等现实问题和描述实验方法、步骤、现象等实验内容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仅要求学生会做实验,还要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做

准确描述,这并非易事。描述实验现象的语言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就会产生谬误。笔

者在此总结了一些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常见的错误,列举如下,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避免

类似情况产生。

一、实验现象描述中夹带生成物名称生成物的名称是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推断得出的。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夹带生成物名称。实验现象是描述人通过感觉器官(如:眼、耳、

鼻等)所感知的现象。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不能描述成“生成了氢气”,而应描述成“产

生气泡,锌粒逐渐消失”。再如: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反应现象描述,不能叙述成“生成

黑色氧化铜,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应叙述成“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内壁出现无

色液珠,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人可以

感知,而物质的结构、组成却是不能被感知的。

二、“烟”、“雾”不分在化学中,“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微滴。例如,磷在

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时,其实验现象不能称为“产生白雾”,而应该说“产生大量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徐风寒山肆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