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二章专题二Ⅱ群诗通练二菊之意象.docxVIP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阅读突破第二章专题二Ⅱ群诗通练二菊之意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群诗通练二菊之意象

主题解说菊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高频意象之一,始终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赏它坚毅的品质,有人观赏它清高的气质,有人把它当作志趣的象征,等等。让我们跟随作者去领悟它更多的内涵。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住还家,阶庭忽兰有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诗的前四句从哪几方面描写了菊花的特点?是怎样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注]高。

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3.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详细诗句谈谈你对本诗主旨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漂浮,遍天际。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5.词的上片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6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