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B1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867.2—2011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2部分:茶黑毒蛾
InvestigationrulesforforecasttomainpestsofteaplantPart2:Dasychirabaibarana
2012-10-31发布2012-11-30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3/T867.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33/T867《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分为7部分:—第1部分:茶尺蠖;
—第2部分:茶黑毒蛾;—第3部分:茶毛虫;
—第4部分:假眼小绿叶蝉;—第5部分:茶橙瘿螨;
—第6部分:黑刺粉虱;—第7部分:长白蚧。
本部分为DB33/T86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主要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春华、商建农、周铁锋。
1
DB33/T867.2—2012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第2部分:茶黑毒蛾
1范围
DB33/T867的本部分规定了茶黑毒蛾虫口密度调查、成虫羽化进度调查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茶黑毒蛾测报调查。
2虫口密度调查
2.1观察区选择
选择不同类型茶园各1块。
2.2调查时间
从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参见附录A、附录B、附录C,每5d调查一次。
2.3调查方法
2.3.1在幼虫发生期用振落法调查,采用5点取样或行列法跳跃式取样,调查时用1m长0.5m宽的塑料膜平辅在茶树根际附近地面,然后用力拍打茶蓬,计录振落在塑料膜上的幼虫数,结果记入表1,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1,计算单位面积虫量,见公式(1)。
每亩虫量(头)=平均每平方米虫量(头)×667……(1)
2.3.2将振落的幼虫进行分龄记录,用作分龄预测的材料。
表1茶黑毒蛾幼虫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表
站别
年度
调查日期
茶园类型
样点数
总虫数(头)
平均
各龄幼虫数
月
日
头/m2
头
/667m2
1龄
2龄
3龄
4龄
5~6龄
头
%
头
%
头
%
头
%
头
%
3成虫羽化进度调查
3.1饲养法
从田间采集幼虫100头以上,饲养在与田间温度接近的室内(如养虫室),观察并记录结茧进度、羽化进度,用历期预测法预测次代发生期。
3.2诱集法
2
DB33/T867.2—2012
3.2.1观察区选择
选择在当地有代表性的生产茶园。
3.2.2调查时间
5月中旬至11月下旬,每晚18时~24时点灯。
3.2.3调查方法
设置测报灯诱蛾,将每天诱蛾量,记入表2。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2,诱蛾量最多的这段时间,即为发蛾高峰期。
表2茶黑毒蛾成虫诱蛾量记录表
站别
年度
调查日期
蛾量(头)
天气情况
备注
月
日
雌
雄
合计
4气象和农事记载
根据影响种群消长的因素,除逐日做好当地温度、降雨记录外,着重记录冬季低温、积雪、春季冷空气活动,夏季降水强度、高温干旱等特殊气象因子,以及干旱、洪涝、淹水等地面水文资料。同时记录主要农事活动。记入表3,档案记录见附录表D.3。
表3气象、农事调查记载表
站别年度
调查日期
气象
农事活动
备注
月
日
平均温度℃
最高温度℃
最底温度℃
降雨量(mm)
3
DB33/T867.2—20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茶黑毒蛾各龄幼虫的区别
茶黑毒蛾各龄幼虫的区别见表A.1。
表A.1茶黑毒蛾各龄幼虫的区别
龄别
头宽(mm)
体长(mm)
主要形态特征
1
0.45~0.5
2.5~3.5
头部黑色,体暗褐色或黑色,次生刚毛未出现,体上毛稀少。
2
1.0~1.1
6~8
头部黑色,体暗褐色,前胸背板可见,但不清晰,肉眼观察可清楚看到第一腹节及第八腹节背上有棕色毛簇。
3
1.4~1.5
10~13
头部黑色,头盖隐约可见,前胸背板及脊线清晰,前胸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3T 844-2011 酸洗废水排放总铁浓度限值.docx
- DB33T 845-2011 内河航道服务区总体设计规范 .docx
- DB33T 846-2011 海洋底栖贝类增殖放流技术规范.docx
- DB33T 847-2011 有机鲢鳙鱼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3T 848-2011 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 .docx
- DB33T 849-2011 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规范 .docx
- DB33T 850-2011 滚动轴承 冷辗扩套圈技术条件.docx
- DB33T 851-2011 城区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docx
- DB33T 852-2022 海塘工程安全评价导则.docx
- DB33T 854.1-2011 电子病历数据传输规范 第1部分:电子病历数据传输 .docx
- DB33T 867.3-2012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3部分 茶毛虫 .docx
- DB33T 867.4-2012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4部分 假眼小绿叶蝉 .docx
- DB33T 867.5-2012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5部分 茶橙瘿螨.docx
- DB33T 867.6-2012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6部分 黑刺粉虱.docx
- DB33T 867.7-2012 茶树主要害虫测报调查规范 第7部分 长白蚧 .docx
- DB33T 871-2012 特色文化主题饭店基本要求与评定.docx
- DB33T 873-2023 蔬菜工厂化盲苗技术涌则.docx
- DB33T 876-2012 蝴蝶兰盆花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33T 884-2013 社区档案管理规范 .docx
- DB33T 885-2013 帐篷安装、维护及再利用技术规范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