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专题02 文学常识复习.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2:文学常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对文学文化常识部分的要求有如下几点: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

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

化常识”是重点学习目标和考试内容。

对近几年中考试卷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常以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方式进行考查,且占比例最大。

单纯考查文学常识或文化知识的试题所占比例极小。

考查要点1.识记中外著名作家的生活年代、字号、国别字号、国别;

2.了解文学体裁和文体知识,熟记名言警句;

3.识记古代称谓习惯、文化习俗、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

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

常考点1.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2.科举制度(乡试、举人);

3.古诗文中的借代(社稷、桑梓、庙堂、汗青);

4.古代文体(铭、歌行体、说)常识;

5.对联常识;

6.唐诗、宋词、元曲即文学流派;

7.古今中外文学大家(陶渊明、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文天祥、吴敬梓、鲁迅、茅盾、

余光中、莫泊桑、契诃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莎士比亚、纪伯伦、罗曼·罗兰等)

及其作品;

8.古代对死亡的称谓;

9.先秦文学;

10.古代方位、月亮别称、谦敬词;

10.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孩子形象、女性形象、智慧形象、奴才形象等);

11.史书体例;

12.文学意象;

第1页共7页

13.“六书”“六义”、与“三”有关的称谓、文房四宝等;

14.作品的思想情感。

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指导

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年代,面广量大,纷繁复杂。因此在复习

备考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国籍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一篇名一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

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3.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

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文体知识】

第一单元

【作者简介】

《草原》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新

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一生创作极勤,硕果

累累,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儿童剧《宝船》等,其作品多选材

于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下层居民生活,通过塑造极为生动的人物形象、于“平常”中透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丁香结》

宗璞,本名冯钟璞,年月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南唐河,中共党员,中国当代女作

1928726

第2页共7页

家,代表作品有《东藏记》《红豆》《丁香结》《紫藤萝瀑布》等。

《宿建德江》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

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

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

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1037—1101),

文档评论(0)

130****8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