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pdfVIP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镇江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22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应

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hàn()着你,

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

那农民衣着包guǒ()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和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

的能量!

(摘自刘成章《安塞腰鼓》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

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确实恰当。

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

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人间有味是清欢”。②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

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来则被诠释为对平静、素淡、简朴生活的满足,对各种

境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③它___________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玩

味,___________一直以来都是高人雅士们的殷殷向往与孜孜追求。④人在清欢的时候,心境恬适,仿佛所

1

有的安排___________最好,___________正合我意,犹如依山就势,顺水行舟,应时而动,自自然然。

()第②句横线上的四个词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1

A.接纳直面顺应改造

B.直面接纳改造顺应

C.接纳直面改造顺应

D.直面接纳顺应改造

()第③④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2

A.不仅……而且……;不但……还……B.不仅……而且……;不是……却……

C.虽然……但是……;不但……还……D.虽然……但是……;不是……却……

4.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汉语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叹号、逗号等是从国外引进的,句号、顿号、着重号、专名号、

书名号、虚缺号等脱胎于我国传统的句读符号,直行文稿的引号则直接借自日本。1918年,陈望道在《标

点之革新》一文中提出,标点可以画龙点睛,让文字更为传神。

文档评论(0)

177****3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学本科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