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生命教育策略
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对生命的敬畏、感恩之心和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师要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整个小学生活中,提升他们的精神品质,增强他们的生命观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通过多维度、多元化地开展生命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爱护生命的观念。
一、在语文教学中尊重个体生命的不同
泰戈尔说:“教育之目标在于把生命的呼吸传递给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之处,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点。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扩展他们的心灵世界,使其感受到语文教学“有思想”“有情感”,更“有生命”。
二、从语文教科书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
把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课本中发掘生命素材,利用各种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将积极的生命观点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培养其生命意识。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教材中体现的生命意识、人生观点、思想情感、理想追求、生死思考等观点进行充分挖掘,点拨学生多维思考,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一)由表及里,逐步升华
初学《天鹅的故事》,引导学生先从天鹅的外形入手,找出天鹅最为熟知的特点——高贵、美丽;接着,相机点出学生不了解的其他特点,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在学习全体天鹅一起破冰的场景时,通过课件展示,学生直观而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幕的震撼,明白这群天鹅为了活下来付出了多少代价。最后,学生自主探究天鹅习性背后隐藏的深刻而复杂的生存法则,揭示出团结拼搏、爱惜生命的真正内涵。
(二)把握重点语句
《“诺曼底”号遇难记》描写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这样简洁的话语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解读。对课文中这些句子进行深入解析,学生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培养了敬业精神、奉献情怀。
(三)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利用与生命情感相关的课文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如在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学生就能感受到对生命品质的颂扬。课文以宋庆龄家门前的两株香樟树为重点,从树形以及生命特征入手,以它们的高贵、芬芳、抗虫等独特之处映射出宋庆龄的高贵气质,表达笔者对宋庆龄的钦佩之情。在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不能仅依据文中所描述的“香樟树木枝粗大,淡淡的香气,虽被当作木头,但香气不散”,便认为宋庆龄的崇高性格与之贴合,此时教师须进行恰当的深化指引。教师先简述宋庆龄的身世与个性,然后将宋庆龄的秉性与樟木的特性进行内在关联与比较,使同学们真切领悟作家描绘樟木的深意,水到渠成地感受作者对宋庆龄一身正气、高贵品质的崇敬之情,提升生命认知。
三、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阅读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教师要以生为本,以文本作为载体,把握课本中大量对生命进行直接阐释,呼唤、热爱生命的课文,将生命教育层层渗透。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体验人物,逐渐体会海伦·凯勒在人生道路上面对的艰辛与困难,懂得珍惜人生,明白人生难免会遭遇磨难与挫折,若能勇敢地面对,带着一颗感激的心去生活,就能让原本“灰暗的人生”绚烂起来。阅读《斑羚飞渡》,学生在配乐有感情地诵读中,脑海中自然生成了老年羚羊以生命为桥梁,引导小羚羊们有序地翻越峭壁,使小羚羊重获生机的画面。在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中,老羚羊的壮烈行为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其体会到一群弱者在生死关头所展现出的难能可贵的合作与奉献精神。
四、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写作中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人说:“一篇文章犹如一块明镜,不仅可以映照出作者的文字,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心境。”将生命问题导入作文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其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可贵、可敬,感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
学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适时布置学生写一篇《假如只有三天生命》的作文,设想自己处于人生“倒计时”的情况下会怎么想、怎么做。通过生命戛然而止的“假定”,学生真正对生命的弥足珍贵感同身受,懂得如何度过当下的每一天。
开展主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的习作教学时,引导学生去发掘内心深处的光芒,去发现生命中的别样“色彩”。在一篇名为《小鸟》的文章中,小作者描述了他所看到的鸟儿的下场:幼鸟因为疏忽而离家出走,被人抓住;有的鸟儿因为暴风骤雨而死亡;有的鸟儿被人猎杀……文章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和鸟儿拥有同样的生命,但往往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的主题。尽管此文的主题有些消极,但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