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课件 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与眼部寄生虫.pptx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课件 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与眼部寄生虫.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与眼部寄生虫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目录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与眼部寄生虫第二节结膜吸吮线虫

1.掌握阴道毛滴虫的形态、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与感染途径、实验诊断方法。2.熟悉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过程、致病机制、所致疾病;熟悉结膜吸吮线虫的形态、感染方式与感染途径、致病性、实验诊断方法。3.了解阴道毛滴虫与结膜吸吮线虫的流行与防治。学习目标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与眼部寄生虫

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与眼部寄生虫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第一节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一、阴道滴虫形态活体无色透明,有折光性,体态多变,固定染色后呈梨形体长7~23μm有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波动膜位于虫体前1/2处,为虫体作旋转式运动器官椭圆形泡状核1个轴柱纤细透明,纵贯虫体,向后伸出

一、阴道滴虫形态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阴道滴虫(吉姆萨染色)阴道滴虫活体镜下观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二、阴道滴虫生活史滋养体(阴道、尿道、前列腺)接触二分裂增殖滋养体(阴道、尿道、前列腺)生活史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1.宿主人2.寄生部位阴道、尿道、前列腺,最常见于女性阴道后穹窿处3.营养摄食宿主上皮细胞内糖原4.繁殖方式二分裂法增殖5.感染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6.感染阶段、致病阶段滋养体生活史要点二、阴道滴虫生活史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三、阴道滴虫致病致病机制与阴道乳酸杆菌争夺糖原,可阻碍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使阴道内pH值转变为中性或碱性,破坏阴道的“自净作用”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与细菌协同作用,从而引起阴道炎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三、阴道滴虫致病临床类型成虫致病1.带虫者2.滴虫性阴道炎多数感染者可出现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多呈黄色泡沫状,伴有特殊气味。尤其妊娠期、产后或月经期症状加重。3.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4.男性为带虫状态或前列腺炎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四、阴道滴虫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1.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2.涂片染色法3.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和乳胶凝集试验(LAT)

第一节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五、阴道滴虫流行与防治流行防治原则阴道毛滴虫呈全球性分布,在我国的流行也很广泛。各地区及不同人群感染率不一,以女性20~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及男性感染者为本病传染源。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注意个人经期卫生以及公共环境卫生,常用口服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局部用药可用乙酰胂胺(滴维净)等。

第十章泌尿生殖系统与眼部寄生虫结膜吸吮线虫第二节

第二节结膜吸吮线虫一、结膜吸吮线虫形态形态特征成虫成虫细长,圆柱形,乳白色半透明,头端顿圆,有圆形的角质口囊,体表具有明显的环纹,侧面观呈锯齿状。雄虫雄虫大小为4.5~15.0mm×0.25~0.75mm,尾端向腹面卷曲,有长短交合刺2根。雌虫雌虫大小为6.2~20.0mm×0.30~0.85mm,近阴门端子宫内的虫卵逐渐变为盘曲的幼虫。幼虫卵胎生,初产幼虫大小为350~414μm×13~19μm,外披鞘膜,尾部连一大鞘膜囊。

第二节结膜吸吮线虫生活要点一、结膜吸吮线虫形态结膜吸吮线虫

第二节结膜吸吮线虫1.卵胎生雌虫直接产幼虫2.寄生部位眼结膜囊等3.感染虫期感染性幼虫4.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蝇传播5.中间宿主冈田绕眼果蝇6.终宿主犬、猫等动物及人生活史要点二、结膜吸吮线虫生活史

第二节结膜吸吮线虫三、结膜吸吮线虫致病致病成虫致病成虫多侵犯一侧眼,少数病例双眼感染。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眼结膜囊内,以上下眼睑穹窿内多见,也可见于眼前房、泪小管、泪腺、结膜下及皮脂腺管内,寄生虫数可多达21条。因其体表锐利的横纹摩擦、头端口器吸附作用及代谢产物的刺激作用或并发细菌感染,导致患者眼部炎症反应或肉芽肿形成。

第二节结膜吸吮线虫四、结膜吸吮线虫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用镊子或棉签自患者眼部取出虫体镜检,为确诊依据

第二节结膜吸吮线虫五、结膜吸吮线虫流行与防治流行防治原则本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在我国各地均有人体感染的病例报道,以江苏、湖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较多。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犬、猫等动物的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眼部卫生。可用1%~2%可卡因或地卡因溶液滴眼,虫体受刺激从眼角爬出,或用镊子取出。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