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扣特色理文类知识,研真题探教考衔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复习课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文本特色精讲二、文类知识梳理三、高考真题链接目录
一、文本特色精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文本特色精讲1.情感(1)借古抒怀。借古人古事抒发诗人情怀,但这种情怀是包括诗人在内的人类所共有的情感。比如诗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就是借孙权建立的丰功伟业在时间的长河中流逝这一古事,抒发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英雄不再”的感慨。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也是这种情感。(2)借古讽今。借古人古事讽谏诗人所处时代积弊。比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诗人借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最终被北魏军击败的史实,讽谏当朝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告诫韩侂胄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3)怀古伤己。诗人借古人古事感伤自己的遭遇。比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借廉颇想继续为国效力而不得的典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
一、文本特色精讲2.手法用典是本词最重要的手法。本词一共用了五个典故。典故作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寄奴曾住元嘉草草佛狸祠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对英雄业绩的仰慕,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对英雄风流不再的惋惜怀念古人,表明出师北伐的决心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今昔对比,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收复中原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惆怅,壮志难酬的悲愤
二、文类知识梳理咏史怀古诗(一)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二)写作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三)诗词内容。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四)思想感情。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具体为: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统治者——昏庸腐朽,骄奢淫逸;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古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五)艺术手法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六)语言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三、高考真题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译文】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三、高考真题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三、高考真题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解析】(1)诗人通过望中所见,写出了春日黄昏之惨淡景色及由此触发的国事兴亡之感。首联即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野郊四望,一片荒凉;泾水依傍乡村,旋绕曲折,沉默无语。此时此景让诗人顿生“消魂”之情,“消魂”指心极其哀愁也。颔联寓情于景:本应萋萋的春草却早已衰败,本应生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教学设计.doc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4.1 指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 (1).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 (2).docx
-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设计.docx
-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立足职场有法宝-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docx
-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学设计.docx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