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实实验验三三__氧氧转转移移系系数数KLa的的测测定定
实验三氧转移系数KLa的测定
⼀、实验⽬的
1、掌握曝⽓装置的充氧机理
2、学会测定曝⽓装置的氧总转移数KLa
3、掌握影响氧总转移数KLa的主要因⼆、实验原理
曝⽓的作⽤是向液相供给溶解氧。氧由⽓相转⼊液相的机理常⽤双膜理论来解释。双膜理论是基于在⽓液两相界⾯存在着两层
膜(⽓膜和液膜)的物理模型。⽓膜和液膜对⽓体分⼦的转移产⽣阻⼒。氧在膜内总是以分⼦扩散⽅式转移的,其速度总是慢
于在混合液内发⽣的对流扩散⽅式的转移。所以只要液体内氧未饱和,则氧分⼦总会从⽓相转移到液相的。
单位体积内氧转速度率为:
)(CCaKdtdc
sL-=(公式1)
dc/dt——单位体积内氧转速率(公⽄/⽶3·时)KLa——液相中以浓度差为动⼒的总转移系数(时-1)Cs——液相氧的饱和
浓度(公⽄/⽶3)C——液相内氧的实际浓度(公⽄/⽶3)对公式1进⾏积分得
21121
log
31.2ttCCCCaKssL-?
--=
C1、C2为在t1、t2时所测得的溶解氧浓度(公⽄/⽶3)本实验既是对清⽔进⾏曝⽓充氧,从⽽得到KLa和Cs。
清⽔(在现场⽤⾃来⽔或曝⽓池出流的清液)⼀般含有溶解氧,通过加⼊⽆⽔亚硫酸钠(或氮⽓)在氯化钴的催化作⽤下,能
够把⽔体中的溶解氧消耗掉,使⽔中溶解氧降到零,其反应式为:
4
22322
21SONaOSONaCLCo??→?+
通过使⽤空⽓压缩机或充氧泵把空⽓中的氧⽓打⼊⽔体,使⽔体系的溶解氧逐渐提⾼,直⾄溶解氧升⾼到接近饱和⽔平。三、
实验设备和试剂
1、氧传递系数KLa测定实验装置1套;
2、空⽓压缩机或充氧泵1台;
3、秒表1只;
4、1升量筒、长玻棒、虹吸管、洗⽿球各1只;
5、⽆⽔亚硫酸钠1瓶;
6、氯化钴1瓶;
、溶解氧测定装置(DO测定仪)1台或碘量法测定溶解氧装置⼀套(含相关试剂);8、台式天平(0.1g)1个。
9、脱氧⽔的配制:于1000ml⾃来⽔中加⼊0.8ml10%Na2SO3配制⽽成。四、实验步骤
1、测定在⾮稳态条件下氧的转移系数
(1)于混合反应器中注⼊脱氧⽔1000ml。
(2)将转速控制器旋扭调到5档。
(3)调⽓体流量计,通⼊⽓体流量1.0L/min。
(4)调整随时间⽽变化的溶解氧浓度。于0、1、5、15min时各取样100mL。每取样⼀次后需将⽔排空,重新注⼊脱氧⽔。
(5)测量并记录⽔温以及⽔样的DO。
2、测定搅拌对总转移系数KLa的影响。
(1)于混合反应器中重新注⼊脱氧⽔1000ml。⼀定要保证⽔温、⽔量与实验步骤1相同。(2)调⽓体流量计,通⼊⽓体流量
1.0L/min。
(3)将转速控制器旋扭分别调整到3、6、9档。
(4)反应时间为5min,取⽔样,测DO值。
3、测定⽓体流量对总转移系数KLa的影响。
(1)于混合反应器中重新注⼊脱氧⽔1000ml。⼀定要保证⽔温、⽔量与实验步骤1相同。(2)将转速控制器旋扭调整到5
档。
(3)调⽓体流量计,通⼊⽓体流量分别为0.1、0.5、1.5L/min。
(4)反应时间为2min,取⽔样,测DO值。
图1充氧(曝⽓)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记录(见附表)
实验时间:,⽔温:℃,⽔样体积:m3Cs=mg/L,⽆⽔亚硫酸钠⽤量:g,氯化钴⽤量:g。
表1实验记录表
六、数据处理1、以充氧时间t为横坐标,⽔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充氧曲线,任取两点;[点坐标为(t1,C
1),B点坐标为(t2,C2)],计算KLa。
)
分11
221(1
log
3.2--?--?=ttCCCCaKssL
式中Cs为⽔温t摄⽒度时饱和溶解氧的理论值,查表可得。2、以充氧时间为横坐标,1
2
log
ssCCCC--为纵坐标作图,从其直线的斜率上求出KLa。
七、注意事项
1、认真调试仪器设备,特别是溶解氧测定仪,要定时更换探头内溶解液,使⽤前标定零点及满度。
2、严格控制各项基本实验条件,如⽔温、搅拌强度等,尤其是对⽐实验更应严格控制。
3、所加试剂应溶解后,再均匀加⼊曝⽓筒内。
⼋、思考题
1、氧总转移系数KLa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2、曝⽓设备充氧性能指标为何均是清⽔?
3、⿎风曝⽓设备与机械曝⽓设备充氧性能指标有何不同?
实验四污泥沉降⽐(S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总结分析(精选五篇).docx
-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x
- 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寓意之谜.docx
- plc大作业-智能窗帘编程.doc
- 一例严重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docx
- 论语拼音注释版 (2).docx
- 初中历史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安全监管的困境与突破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实施对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产业扶贫》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动画角色文化传承与动画角色文化融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初中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过程监控与干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政治法治教学中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个性化资源推荐机制与自适应学习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金融风险防范与创新的协同效应》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学习资源版权保护与交易机制的创新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保险农户风险保障效果与农业产业链风险防范机制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容美发行业连锁经营模式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扶贫效果评估: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开发平台在智慧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