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父亲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 (汇编3份) .pdfVIP

2024年父亲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 (汇编3份) .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父亲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汇编3份)--第1页

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你好!

这是为娘第一次以这种形式正式、正规、正经地和你

交流。写这些话也是我思考了一段时间,觉得是一个母亲

应该叮嘱孩子,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须做的,因为你长大

了,但还羽翼未丰。虽然我自己总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太

多,从有了你,我就觉得自己知识的匮乏,到现在也是这

么觉得,所以一直不断地看书、学习、思考。

按照中国老传统,人的岁数应该是以虚岁计的,就是

把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前胎儿在母腹中的时间也算了进去,

我认为这是对的。因为人是因缘和合而生,即孩子投胎与

父母是有因缘的,即佛所说的因果道理。很高兴你投胎来

做我的儿子,从有了你我就感恩上天,因为你带给我很多

快乐,当然了,你也有让我生气的时候,但是那些到现在

成了美好的东西。刚看到比尔.盖茨母亲的一句话正是我要

说的“我永远怀念与你一起生活的那段美好时光”。不说

这些了,书归正传吧。

第一、首要的对自己的未来要有一个大体的框架,也

即所谓的格局或志向。比如过平常人的平淡生活,或为社

会、为国家做点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无可厚非,只

要不妨碍别人的生活。就你眼前考学的事,考上什么大学

2024年父亲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汇编3份)--第1页

2024年父亲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汇编3份)--第2页

我和你爸爸都觉得不是很重要的事,只要你尽力了,这只

是你这个格局中的阶段性目标。人,是要有格局的,否则

到达一个阶段后就会茫然不知,无所事从,这就是有些孩

子考上好的大学毕业后,考不上研,又不出去找工作,但

却沉迷于游戏而不知悔改的原因。这个格局你现在也许还

不知道如何设计而有些模糊,别着急,慢慢来。像俞敏洪、

马云这些人也不是一开始上高中时就知道自己将来会干出

这么大的事来的。但他们却都善于学习、不怕困难,善于

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之,践行孔子他老人家的“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第二、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看看清朝宰相张英写的

家训: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读书者不贱,守

田者不饥,积德者倾,择交者不败。积德之说,六

经、语孟、诸史百家,无非阐发此义。尤其是他说的择友

要慎,是以上四条立身之道中最关键的,他说:人生二十

内外(相当于你们上大学阶段)渐远于师保之严,未跻于

成人之列,此时知识大开,性情未定,父师之训不能入,

惟朋友之言,甘如澧而芳若兰。若有一淫朋匪友,阑入其

侧,朝夕浸灌,鲜有不为其所移者。从前四事,遂荡然而

不可收拾矣!”

他又说:倘有此等之人,则踪迹常令疏远,不必亲疏,

若朋友,则直以不识其颜面,不知其姓名为善。比之毒草

2024年父亲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汇编3份)--第2页

2024年父亲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汇编3份)--第3页

哑泉,更当远避。择友何以知其贤否?亦即前四件

(一曰立品二曰读书三曰养身四曰俭用)能行者为良友,

不能行者为非良友。

第三、要谦卑做人。《易经》被公认为群经之首,其

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老子》中也多次

有教人不自满的话,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不自见...

不自是...”这些你应该都读过的。还有《尚书》中的“满

招损,谦受益”等。所以要多看经典特别是古代的如《论

语》《尚书》《诗经》《素书》《黄帝内经》等。你看过

这些书自然知道做事、做人的准则,知道哪些事当为不当

为,什么人当交不当交。而且从心里产生不可言说的愉悦。

文档评论(0)

131****11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