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82“史料阅读”:作品中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原因:黑死病的蔓延。影响:欧洲人口大量死亡,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追求现世享受的人文主义不断兴起,成为文艺复兴的导火线。

2.阅读教材P83“思考点”:古人有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鉴?

提示古代拥有一定的公共卫生观念,采取了清理污水、隔离患者以及掩埋尸体等措施,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依赖中医药探索治疗疫病的方法,对治疗天花、疟疾、伤寒等疫病形成一定的经验;建立专门机构,隔离病人予以救治,符合现代科学。;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中国的瘟疫概况

(1)古代中国;④唐:瘟疫低发期。

⑤两宋时期:瘟疫发生比较频繁,北宋的168年里,至少有59年发生过疫灾,南宋的152年里,仅都城临安一地就爆发了15次大瘟疫。

④明代:疫情高发期,总的疫灾次数在330次以上,其中大的疫情发生了75次。明代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这场瘟疫给明末历史带来影响。

⑤清代:疫情高发期,康熙皇帝罹患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就疫病而言,神话传说和考古材料说明了什么?;;玛丽二世;——崔艳红《普罗柯比的世界: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4页;;杨红林编著《历史上的大瘟疫》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黑死病

(BlackDeath);;瘟疫流行的这一年佛罗伦萨死去了四万人。城市已损失一半人口,可能还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仅就瘟疫本身来看,它已是极大祸害。

——[美]坚尼·布鲁克尔著,朱龙华译:《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66页;;5.西班牙流感: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在约6个月内夺去2千5百万到4千万人的生命,比持续了52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疫病有何影响:;材料四黑死病后出现的这种局面更使得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和文化上原有的领导地位,为新的思想观念的发展留出了空间。在这样的空??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从中我们已经能够真切地看到文艺复兴的影子。——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材料六大批官员的死亡,使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都陷入瘫痪状态中……大批不学无术、愚蠢无能的虚伪奸猾之徒涌填到各级官衙。这些人以其自私之动机趁瘟疫造成的混乱中饱私囊,极力搜刮民众膏血。另一方面,幸存的普通民众也在绝望中转向了狂饮暴食和恣意纵欲。毁坏劳动成果,谋财害命、欺骗、通奸、盗窃,已成通常之事。——张绪山《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材料七经历黑死病的洗礼,医疗体系同样受到很大的冲击,开始走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医院的药物发生了变化,公共卫生和健康开始发展,这些公共机构报告流行病的情况,负责实施隔离,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史料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疫抗争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能辨别出伤寒、疟疾、癣疥疾等传染病,抗击传染病的措施也已出现,进而以“制天命而用之”的昂扬精神,鼓舞民众防治疫病的信心。疫情发生后,本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历代政府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唐大和六年春,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流传疫疾,文宗责成地方官员亲自下乡送药,向老百姓传播防治疫病的知识。发生疫病后,历代政府均要求地方官吏必须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并且对上报灾情的时间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特点。

【成果展示】特点:历史悠久;政府重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政府防治疫病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受儒家思想影响;国家抗疫程序制度化。;二、中医药的成就;;;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习近平在2019年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指示;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材料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