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实施细则 .pdf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1、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段榴桐寨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中

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⑵《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⑶《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办法》(建设指挥部下发的管理制度标准化相关内容);

⑷《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

⑸榴桐寨隧道设计图纸;

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TZ214-2005

2005-09-22);

⑺经监理、业主审批的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专项实施方案。

2、工程概况

工程范围

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试验段位于四川省境内,起于成都青白江站,经茂县到川

主寺(黄胜关站),正线全长275.8km,隧道18座,175.914km。

CLZQ-8标起讫里程D8K131+360~D8K149+550(YD8K131+508~YD8K148+753)全长

18.19km,CLZQ-8标主要包括两座隧道、一座桥,即茂县隧道3803m(茂县隧道全长9913m,

本标承担出口段3803m,其余由7标承担)、核桃沟大桥171.209m、榴桐寨隧道14214m

(榴桐寨隧道全长16262m,本标承担进口段14214m,其余由9标承担)。

榴桐寨隧道

概况

本隧道位于茂县-龙塘区间,采用左右分修方案,左右线间距30~40m;隧道进口位

于半径为7000m的右偏曲线上,洞身分布一处半径8000m的左偏曲线及一处半径3500m

的右偏曲线,线路坡度为单面上坡。左线隧道进口里程D8K135+336,右线隧道进口里程

D8K135+316,内轨顶面高程为~。隧道进口紧邻核桃沟大桥,核桃沟左线大桥深入左线

隧道,核桃沟右线大桥深入右线隧道;左线隧道最大埋深1400m,右线隧道最大埋深约

1410m。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本标段施工段隧道辅助坑道模式采用“一横洞+三斜井”

方案,均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模式组织施工。

隧道设计时速200km,为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普通货物运输。隧道建筑

限界及衬砌内轮廓按《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普通货物运输)》

通隧(2008)1202-09图办理,并考虑线间距加宽。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高度

为。

地形地貌

测区属剥浊深切割高中山峡谷地貌,沟谷纵横,地形起伏大,地面高程1600~3255m,

相对高差1655m。隧道进口位于核桃沟内,洞身横穿多条NW-NE向山脉,属越岭隧道。测

区自然横坡25°~60°,局部为陡壁,植被较差。隧道进口端有乡村便道,交通条件一

般;洞身段紧有少量零散居民,偶有便道,交通不便。

地层岩性

隧道地表上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角砾土,滑坡堆积层(Q4del)碎

石土,坡崩积(Q4dl+col)碎石土,泥石流堆积层(Q4sef)粗角砾土、软土、碎石土,

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卵石土、漂石土,坡洪积层(Q4dl+pl)碎石土;下伏

泥盆系危关群下组(Dwg1)炭质千枚岩、千枚岩夹石英岩、灰岩;志留系茂县群第五组

(Smx5)千枚岩夹灰岩、砂岩,第四组(Smx4)千枚岩夹泥质灰岩,第三组(Smx4)千

枚岩与炭质千枚岩、灰岩、砂岩、石英岩互层,第二组(Smx2)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夹

砂岩、灰岩,第一组(Smx1)炭质千枚岩夹砂岩、灰岩及断层角砾Fbr等。地层岩性分

述如下:

〈1〉人工填筑土(Q4ml):以角砾土为主,含部分角砾,浅黄色、青灰色、中密,

碎石含量约65%,填土成分较均匀,厚度0~4m。多为乡村道路填筑,属Ⅲ级硬土。

〈2〉碎石土(Q4del):灰黄色、褐黄色,稍湿,中密。碎石含量60%,粒径5~20cm,

含30%的块石与角砾,主要分布在测区内滑坡体上,厚度30~60m。属Ⅱ级普通土。

〈3〉碎石土(Q4dl+col):青灰色、灰黑色,中密。分布于山体斜坡上,厚0~3m,

岩堆体中则较厚,可达5~30m,主要为千枚岩质。属Ⅲ级硬土。

〈4〉松软土(Q4dl+pl):灰褐色,软塑,土质较纯,手捻稍有细腻的粉砂感。主要

分布在1号斜井2号

文档评论(0)

177****58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