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VIP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山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

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大致同一时期,

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目前,中国已发现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得到遗存证明

2.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

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C.所有子弟可以获得同等分封

D.周初分封的主要有韩赵魏等国

3.春秋中后期由白狄族所建的中山国,其疆域约在今河北西部。统治者在建筑

及帐内用器方面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点,但其文字、礼器和墓葬均与中原地区相

似。这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统一局面已经形成了

B.华夏认同观念已逐渐产生

C.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缩小

D.少数民族政权完成封建化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下列项中,体现这一举措的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C.“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D.“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5.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已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

老子主张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

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影响深远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

D.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

6.《阿房宫赋》写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文中提到

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平定六国

B.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C.焚书坑儒、统一货币

D.颁布法律、编制户籍

7.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收泰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

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旧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

A.中央财政比较紧缺

B.汉初财政较宽裕

C.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D.鉴于秦灭亡教训

8.汉初,“承秦制,略有损益”,又“惩亡秦孤立之败”的措施是

A.削弱诸侯王势力

B.全国各地分设刺史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严厉打击豪强势力

9.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

10.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

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B.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D.全面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11.唐太宗认为“人才有长短”“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于

是任命刚正不阿的李道裕为刑部侍郎,不通经史但能秉公办事的戴胄担任大理寺

少卿一职;他还提拔了魏征等人,并广泛听取官员的意见。这说明唐太宗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推行均田,鼓励垦荒

C.大兴土木,休养生息

D.保证农时,轻徭薄赋

12.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

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

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导致了三省六部制的终结

13.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

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

议权收归中央。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察

D.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14.王保定在《唐摭言》中说:“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