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1~3页,第II卷(非选择题)4~8页,答题纸9~12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2大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名人是中国著名化学家的是

A.屠呦呦 B.波尔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答案】A

【解析】

【详解】A、屠呦呦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选项正确;

B、波尔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是俄国的化学家,以创建元素周期表而著称,选项错误;

D、道尔顿是英国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以提出原子学说而闻名,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黏土烧制陶瓷 B.火药爆炸 C.滴水成冰 D.用粮食酿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如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3.利用家中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瓶、吸管以及食盐、绿豆和水等可以进行的操作练习有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②液体倾倒③固体药品的称量④过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固体药品的取用可以用匙和食盐进行;

②液体倾倒可用瓶子、杯子和水进行;

③固体药品的称量缺少天平,不可进行;

④过滤可用杯子、饮料瓶、筷、绿豆和水进行;

故选:A。

4.下图所示实验后仪器放置的状态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完试剂后,立刻盖上瓶塞,防止药品与外界空气中成分反应变质等,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用完后,应盖上灯帽,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横放,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试管用完后,应洗刷干净,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原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氦-3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故选A。

6.下列关于几种气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B.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C.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D.将点燃的木条插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选项说法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选项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是将点燃的木条插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也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其密度比水的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二氧化硫

D.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其密度比水的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实验结论是生成四氧化三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结论是生成二氧化硫,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实验结论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B.反应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A符合题意;

B、反应产生的泡沫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涯海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