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语文知识点集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語文知识點集合

整合人:刘文君

先秦两汉魏晋時期:

1.我国最早的诗歌總集是《诗經》。

2.《诗經》原名《诗》或“诗三百”,汉後来始称《诗經》。

3.《诗經》分為__風、_雅__、_颂_三部分,其划分根据是音乐形式。

4.《诗經》以四言為主,构造上多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

5.《蒹葭》选自《诗經·秦風》,此诗的中心意象是伊人。

6.《蒹葭》中用“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体現時间的不停推移。

7.楚辞是战国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明的一种新诗体,也称“骚体诗”。

8.《九歌》包括拾一篇作品,其中《湘君》《湘夫人》祭祀的

是湘水的一對配偶神。

9.《诗經》和《楚辞》并称“風骚”,分别開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現实主义老式和浪漫主义老式。

10.先秦時代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語录体散文集是《论語》。

11.孟子在阐发其民本思想時提出了“民為贵、社稷次之,君為轻”的著名观點。

12.孟子是孔子之後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後世尊為“亚圣”。

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措施。“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含义是為政者只有不推卸责任、积极為百姓分忧解难才能获得民心,实行王道。

14.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文笔恣肆,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15.庄子《秋水》中,是通過__河伯_和__海神若__两個神话人物的對话来展開說理的。

16.《庄子·秋水》篇分别以井蛙、夏虫和曲士為喻,阐明人的认识受到空间、時间和後天教育的限制。

17.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在广袤無垠的宇宙中,個人的认识和作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因条件的制约,因而是拾分有限的。

18.鲁迅称颂《史记》為“史家之绝唱,無韵之《离骚》”。

19.出自《秋水》(节选)成語有望洋兴叹、贻笑大方等。

20.《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其传记部分重要集中在本纪、列传、世家三部分中。

21.明代陈仁锡說,司馬迁凡写一篇传记,“必有一主宰。如《李广传》以‘不遇時’三字為主”。

22.《李将軍列传》中:“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太史公”指司馬迁。“传”是指《论語》。

23.在《李将軍列传》中,司馬迁认為李广毕生遭遇不幸的最重要原因是朝廷的赏罚不公、刻薄寡恩、黑暗無道。

24.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25.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被誉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曹王”,其《登楼赋》属于抒情小赋,被称為魏晋赋首。

26.《登楼赋》中作者以尼夫在陈、钟仪楚奏和庄舄越吟三個典故传达去国思乡之愁情;以匏瓜徒悬和井渫莫食两個典故体現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

27.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_搜神记__》,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說新語》。

28.《世說新語》的在写人方面的特點是简洁传神。

29.出自《過江诸人》的成語有楚囚相對、新亭對泣。

30.刘义庆《世說新語》中的《石崇与王恺争豪》一则故事,其重要细节是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

31.蒹葭苍苍,白露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3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中因情造景的诗句有鳥何萃兮蘋中,曾何為兮木上(一例)。

3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4.子曰:“學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學则殆。”

3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6.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7.“君子無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語·裏仁》)

38.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惡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3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择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0.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從。”其李将軍之谓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