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悬饮.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呼吸内科彭素岚[教学要求]本节内容为2个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悬饮的定义、历史沿革、范围以及调摄护理;熟悉悬饮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掌握悬饮的证候特征,治疗原则及分型论治。教学内容:悬饮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历史沿革、范围)、类证鉴别,诊断要点,证候特征,分型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等。教学重点:掌握悬饮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分型论治。1概述[定义]01悬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胸胁的一类病证,临床上以胸胁胀痛,咳唾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病侧胸胁饱满为主要症状。02①饮病之名,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指出除了湿气偏胜的年份与季节

因素外,作为病理产物的饮的形成与太阴脾土攸关;饮属于六淫中湿邪的范围;饮有积

蓄于体内的特点;饮所致疾病主要在消化系统。

“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

“太阴所胜,……饮发于中”(《素问·至真要大论》)

“土郁之发,……饮发注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太阴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积,中满不食”(《素问·五常政大论》)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②仲景《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有“痰饮”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

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液停积部

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

发的为伏饮。首倡悬饮病名,对脉证治疗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③隋唐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

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悬饮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胸腔积液,结核病、癌症、肺炎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左心衰、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以及脓胸、血胸等出现悬饮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证候特征]

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悬饮的证候特征。01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02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03病因病机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诊断]

STEP5STEP4STEP3STEP2STEP1胸胁胀痛,咳唾,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特点。起病有急有缓,多数出现恶寒发热,气急胸痛等症。发病常与饮食,起居,寒湿等诱因有关。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隔或胸廓饱满,叩诊下部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在浊音部位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胸部X线检查,B超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胸部X线摄片可见肋膈角变钝或肺野下部密度增高,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治疗原则]

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故其治疗宗《金匮要略》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多虚实夹杂,治以攻补兼施。凡饮邪壅实者,分别治以攻逐、利水、发汗等法,因势利导以祛除饮邪;阳虚饮微者,治以健脾温肾法,阳气通则饮自化。病机关键是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321[分型论治]

主要症状: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身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主方:柴枳半夏汤。加减:咳逆气急,胁痛,加白芥子、桑白皮;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高热汗出不解,咳嗽气粗,去柴胡,合入麻杏石甘汤。邪犯胸肺治法:和解宣利。处方举例:柴胡15克,黄芩10克,青蒿15克,枳壳10克,半夏6克,桔梗5克,全瓜蒌15克,赤芍10克。饮停胸胁

主要症状:咳嗽,胸胁胀闷,咳唾引痛,呼吸困难,甚则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

或仅能偏卧于停饮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

滑。

治法:逐水祛饮。

主方:十枣汤,控涎丹,或椒目瓜蒌汤。

处方举例:椒目9克,瓜蒌15克,桑白皮10克,苏子5克,伏苓12克,生姜皮3克,陈皮

10克,半夏10克,白蒺藜10克,冬瓜皮30克。

加减: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苔浊腻加薤白、杏仁。水饮久停,胸胁支满体弱食

少,加桂枝、白术、茯苓、甘草等。络气不和者加香附、桃仁、陈皮、苏子。

主方:香附旋覆花汤。络气不和治法:理气和络。主要症状:胸胁疼痛,胸闷不舒,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或迁延日久不已,

文档评论(0)

135****39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