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溃疡病(褐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VIP

火龙果溃疡病(褐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火龙果溃疡病(褐腐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龙果溃疡病(褐腐病)综合防控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火龙果溃疡病(褐腐病)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45/T1870火龙果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火龙果溃疡病Pitayacanker

又称褐腐病,病原为新暗色柱节孢菌(Neoscytalidiumdimidiatum),主要为害火龙果幼嫩茎杆、花和果实的真菌性病害。

4发病特点

4.1传染源

主要为携带有新暗色柱节孢菌的茎、花和果实。

4.2易感对象

易感对象为对新暗色柱节孢菌的易感病品种或抗耐性差,尤其是嫩梢、花蕾和果实。

4.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产生孢子,孢子依靠风力和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染茎、花蕾和果实,导致病害发生。

4.4发病特点规律

影响溃疡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降雨,高温多雨或忽晴忽雨均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弱等也有利于植株发病。

2

5发病症状

5.1茎秆症状

初期为针尖小点散生于茎表皮下,呈圆形凹陷褪绿病斑,中期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形成火山口状突起,整条肉质茎上布满病斑,末期呈灰白色,形成溃疡斑,并伴随其他继发性病菌侵染导致腐烂。

5.2花果症状

初期花被片、幼果鳞片和果实表面呈现针点状圆形凹陷褪绿病斑,中期幼果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末期随着成熟黄色病斑突起,呈灰白色,形成溃疡斑,导致出现花皮果。

6病情调查

每年4月~11月进行病情调查,以茎秆和果实出现橘黄色、灰白色突起病斑为病害诊断主要依据,统计果园发病程度,达到溃疡病病情分级标准1级时,开始实施药剂处理。溃疡病病情分级标准参见附录A。

7防治措施

7.1品种与苗木选择

选择抗(耐)溃疡病的品种,如桂红龙1号。苗木质量应符合DB45/T1870的要求,避免从疫区引进携带病原体的苗木。

7.2园地选择

宜选择年平均气温20℃~25℃、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周边无污染源的地区建园。

7.3合理密植

起垄栽培,种植密度不宜超过1200株/667m2。

7.4施肥管理

施足基肥,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7.5水分管理

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宜采用滴灌。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7.6整枝修剪

丰产期剪除基部多余分枝和衰老、垂地遮阴枝条。春季每柱保留树冠外围顶部萌发分布均匀的新枝30~50枝,每667m2保留有效结果枝不超过12000条,所用工具应采用40%甲醛50倍液或75%酒精浸泡。

7.7适时留梢

丰产期宜保留春梢和秋梢,避免留6月~9月的夏梢。

7.8花果管理

3

宜促留6月前和9月后的大批次花蕾,少留7月~8月的花蕾。

7.9清园

采果后及时清洁果园,结合修剪与深耕培土,清除病虫枝和病果,将病残体带离果园并集中处理,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800~1000倍液。

7.10病株处理

7.10.1幼龄树上架前,发现病情达到1~3级的肉质茎,及时割除病组织;严重时拔除植株,并带离果园集中处理。

7.10.2结果树病情达5级的植株,应及时拔除病株和邻近的植株,带离果园集中处理,并对病区进行杀菌处理。结果树病情达5级的植株占全园50%或病情达7级的植株占70%时,不宜在病区继续种植。

7.11合理轮作

与葱、蒜等作物进行轮作,避免种植与仙人掌科有相近病害的作物。

7.12果实套袋

开花后7d~10d宜选用单层透光率高的白色防水纸袋或带有透气孔的聚乙烯塑料袋进行果实套袋。套袋前应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

7.13药剂处理

7.13.1原则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

7.13.2防治方法

发病初、中期宜选用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添加有机硅等助剂或其他润滑剂,每隔10d喷施1次,连续2~3次,应喷布全面。发病末期可添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8档案保存

收集记录火龙果溃疡病发生与防控过程中各类信息和资料,建立档案,至少保存2~3年。

4

附录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