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任务导学;任务导学;任务情境;任务实施;直流法测定绕组同名端电路;(2)交流法
实验电路如图3-27所示,将绕组N2套在绕组N1中。N1串接电流表(选0~5A的量程)后接至自耦调压器的输出,并在两绕组中插入铁棒。
接通电源前,首先应检查自耦调压器是否调至零位,确认后方可接通交流电源,令自耦调压器输出一个很低的电压(约2V),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小于1.5A,N2侧接入
发光二极管(LED)与510Ω的电阻串联支路。;1)将铁棒慢慢地从两绕组中抽出和插入,观察LED亮度及各仪表读数的变化,记录变化现象。
2)改变两绕组的相对位置,观察LED亮度及各电表读数的变化,记录变化现象。
3)改用铝棒替代铁棒,重复1)、2)两个步骤,观察LED亮度及各仪表读数的变化,记录变化现象。;4)用0~20V量程的交流电压表测量U13、U12、U34,判断同名端。
拆去2、4联线,并将2、3相接,重复上述步骤,判定同名端。并将结果填入表3-2中。;3、测定两线圈的互感系数M
如图3-28所示,在互感绕组的N2侧开路,N1侧施加
2V左右的交流电压U1,测出并记录参数U1、I1、U2。将数值填入表3-3中,根据互感电动势:
可得互感系数M为:;4、实验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流过线圈的电流不超过1.5A,流过线圈的电流不得超过1A;
(2)测定同名端及其它的测量数据的实验中,都应将小线圈套在大线圈中,并行插入铁芯;
(3)实验前,首先检查自耦调压器,要保证手柄置于零位,因实验时所加的电压只有2~3V左右。因此调节时要特别仔细、小心,要随时观察电流表的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知识链接;;变压器绕组的极性;(1)对于已知绕向的两个绕组从他们的任意二端通入电流,如果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的磁通方向一致,这两端就是同名端。反之,这两端就不是同名端,并称之为异名端。;(2)对于已经制成的变压器,已无法辨认其绕向的绕组,则只能用实验法确定绕组的同名端。;;;;一个线圈因另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这两个线圈称为互感线圈,用互感系数(简称互感)M来衡量互感线圈的这种性能。互感的大小除了与两线圈的几何尺寸、形状、匝数及导磁材料的导磁性能有关外,还与两线圈的相对位置有关。
如图3-31所示,在互感线圈的N1侧施加低压交流电压U1,测出I1及U2。根据互感电动势
可算得互感系数为;任务实施;直流法测定绕组同名端电路;(2)交流法
实验电路如图3-27所示,将绕组N2套在绕组N1中。N1串接电流表(选0~5A的量程)后接至自耦调压器的输出,并在两绕组中插入铁棒。
接通电源前,首先应检查自耦调压器是否调至零位,确认后方可接通交流电源,令自耦调压器输出一个很低的电压(约2V),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小于1.5A,N2侧接入
发光二极管(LED)与510Ω的电阻串联支路。;1)将铁棒慢慢地从两绕组中抽出和插入,观察LED亮度及各仪表读数的变化,记录变化现象。
2)改变两绕组的相对位置,观察LED亮度及各电表读数的变化,记录变化现象。
3)改用铝棒替代铁棒,重复1)、2)两个步骤,观察LED亮度及各仪表读数的变化,记录变化现象。;4)用0~20V量程的交流电压表测量U13、U12、U34,判断同名端。
拆去2、4联线,并将2、3相接,重复上述步骤,判定同名端。并将结果填入表3-2中。;3、测定两线圈的互感系数M
如图3-28所示,在互感绕组的N2侧开路,N1侧施加
2V左右的交流电压U1,测出并记录参数U1、I1、U2。将数值填入表3-3中,根据互感电动势:
可得互感系数M为:;4、实验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流过线圈的电流不超过1.5A,流过线圈的电流不得超过1A;
(2)测定同名端及其它的测量数据的实验中,都应将小线圈套在大线圈中,并行插入铁芯;
(3)实验前,首先检查自耦调压器,要保证手柄置于零位,因实验时所加的电压只有2~3V左右。因此调节时要特别仔细、小心,要随时观察电流表的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任务二 基于Multisim的手电筒电路的仿真.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任务六 电压源与电流源特性分析实验.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任务三 照明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任务四 复杂直流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分析、计算和仿真.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任务五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任务一 手电筒电路的设计.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2任务二、基于Multisim的家庭照明电路仿真分析.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2任务三、正弦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分析、计算和仿真.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2任务四、荧光灯电路的研究实验.pptx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全套(黄燕华)项目1--7 直流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