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声
1.认识声现象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声源
1.下列各物体中,不是声源的是()
A.发出悠扬声音的笛子 B.放在课桌上的笛子
C.空中飞行的蜜蜂 D.在池塘边“呱呱”叫的青蛙
2.(2023四川成都七中月考)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大钟不振动也能发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知识点2声的传播
3.(2023四川达州四中期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叽喳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空中飞机的声音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记》的开篇佳句,其中“隔篁(huáng)竹,闻水声”(意思是:“隔着竹林,就听到了水声”)可以说明的物理知识是。?
5.敲击暖气管道发声,声音是由管子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和中传播,因此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个地方。?
知识点3声传播的速度
6.(2022四川成都期中)表中是常温下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软橡胶
40~50
空气(25℃)
346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信号,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3062m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速的大小可能跟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7.(2023四川成都川大附中期中)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鸟鸣声最快 D.一样快
8.(2023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期末)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次声音,这三次声音按听到的顺序先后依次是由下列哪种物质传播的(钢管足够长)()
A.钢,水,空气 B.钢,空气,水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9.(2023四川南充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大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声音小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一般声音在固体中、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0.(2022山东胶州期中)在温度为15℃的环境中,小明同学在长为0.884km的中空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敲击声,两个敲击声相隔2.43s,则声音在该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15℃)
340
铝
5000
铜
3750
铁
5200
知识点4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11.(2022广西防城港阶段考试)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蜻蜓每秒振翅10~13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蜜蜂从身后飞过 B.能感到蝴蝶从身后飞过
C.能感到蜻蜓从身后飞过 D.都能感觉到它们从身后飞过
12.(2023四川射洪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关于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与提示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超声波的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 D.人耳能听见超声波
能力提升全练
13.(2022山西中考改编)博物馆珍藏了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的“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14.(2022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月考)我校运动会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科物理下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提升卷】-(原卷版).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综合检测.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解析版).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原卷版).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B卷-提升卷】- (原卷版).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测试B卷-提升卷】-(解析版).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培优训练真题精选】-(解析版).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培优训练真题精选】-(原卷版).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与运动 综合检测.docx
- 【沪科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综合检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