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孙诒让的墨学研究
一、学术背景在近代百年墨学研究历程中,孙诒让是个划时代的人物,他以
《墨子间诂》这部墨学巨着奠定了他在近代墨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孙诒让治墨
学大约始于1873年。他治《墨子》已经不同于乾嘉一些学者用子书比勘经书了。
他在《墨子间诂?自序》中说:“身丁战国之初,感悕于犷暴淫始之政,故其言谆复
深切,务陈古以剀今。亦喜称道《诗》、《书》及孔子所不修《百国春秋》,惟于
礼则右夏左周,欲变文而反之质。”他还说:“然周季道术分裂,诸子舛驰,荀卿
为齐、鲁大师,而其书《非十二子篇》于游、夏、孟子诸大贤,皆深相排笮。洙泗
龂龂,儒家已然,墨儒异方,畦步千里,其相非宁足异乎,综览厥书,释其纰驳,
甄其纯实,可取者盖十六七,其用心笃厚,勇于振世救敝,殆非韩、吕诸子之伦比
也。”在他看来,墨学一些主张是战国那个时代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墨学
的评价已经不同于清代的许多学者。考察孙氏治墨学原因,有三个方面不可忽视。
其一是自明末起,已有学者涉猎墨学。李贽、傅山等都对墨学有所研究,特别是乾
嘉时期,汪中、毕沅、张惠言、翁方纲、王念孙等对《墨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校
注,墨学虽仍然受到排斥,但日渐显露复兴的迹象。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中源”
说一度非常盛行,《墨子》日渐受到重视,这一切为孙氏治墨学逐渐铲除了学术思
想上“儒学独尊”的禁锢,同时也提供了文本上的方便。其二,鸦片战争后,清政
府积贫积弱暴露无遗,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孙诒让,身怀“国家兴旺,匹夫有
责”的历史责任感,不可能不思考国家民族的危亡。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来有以着
述表达忧国忧民之志的传统,孙诒让自然也不例外。墨家“勇于振世救弊”的精神
恰好适合救亡图存的需要,孙诒让显然也关注墨家的“救世”精神。他在《与梁卓
如论墨子书》中说:“让少溺于章句之学,于世事无所解。曩读墨子书,深爱其掸
精道术,操行艰苦,以佛氏等慈之旨,综西士通艺之学,九流汇海,斯为巨派。徒
以非儒之论,蒙世大垢,心窃悕之。”[1]他在《墨子间诂?自序》中也作了特别说
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他对《墨子间诂》中《备城门》等反映《墨子》军事思想
的篇章校释尤其详尽,“整纷剔蠹,脉摘无遗”,发掘《墨子》军事思想以适应时
代救亡的需要。俞樾在《墨子间诂?序》感叹:“今天下一大战国也,以孟子反本一
言为主,而以墨子之书辅之,倘足以安内而攘外乎。勿谓仲容之为此书,穷年兀
兀,徒敝精神于无用也。”直接阐述了孙诒让治墨学的时代性。其三,孙诒让曾写
信给章炳麟,说:“近唯以研习古文大篆自遣,颇愤外人着文明史者,谓中国象形
文字已灭绝。顷从金文、龟甲文获十余名,皆确实可信者,附以金文奇字,为《名
原》七篇。”由此可以看出,孙氏对祖国文化遗产怀着深深的眷顾和忧虑,他校勘
整理《墨子》也包含着发掘祖国文化遗产的愿望。孙诒让虽然受的是传统教育,但
也读过一些西方科学书籍,因而他对《墨经》中的科学思想也发掘不少,以此彰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当然我并不是要藉此而否认孙氏治墨学也有纯粹的学术动
机,更不是要否认《墨子间诂》的学术成就。学术上“求是”与“致用”并非绝对
矛盾的。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孙氏耗费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和精力研治墨
学,显然有其时代原因。二、校释成就清代墨学研究的首要工作是《墨子》校勘和
注释。因为《墨子》一书长期以来“传诵既少,注释亦稀,乐台旧本,久绝流传,
阙文错简,无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晓”。校勘工作是与版本学、目录学联系在
一起的,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因为校勘而讲求版本、编叙目录,早在西汉末
年刘向校书时已是如此。孙诒让在这方面是训练有素并卓有成就的,《四部别
录》、《温州经籍志》均表现了他在这方面精湛的造诣。校勘工作首先又是从选定
版本开始的。版本的优劣,多少直接关系到校勘的成绩。孙诒让的主要生活经历在
十九世纪后半叶,此前已有一些经过校勘的《墨子》版本流传,因而他得以广泛搜
罗各种《墨子》版本。他在《墨子间诂?序》中说:“余昔事雠览,旁摭众家,择善
而从,于毕本外,又获见明吴宽写本、顾千里校《道藏》本。”同时,他还参阅并
吸收了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戴望、俞樾等人的校勘成果。毕沅校本《墨子》
是孙诒让校勘的底本,此书初刊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它是毕沅“遍览唐、
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6),
以明《道藏》本《墨子》为底本,又吸收了卢文弨、孙星衍、翁方纲的校注成
果,汇聚而成。毕沅校本作为近两千年以来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墨子》校本,为后
人研究《墨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影响深远。但毕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