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x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二课时)年级:七年级学科:初中科学(浙教版)

情境:图中大熊猫与这棵树形态各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思考讨论:如果让你举例认证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获取证据的方法:实验观察、文献查阅

150016002000170019001800情境:早在公元200年前,人们就开始对多种动植物进行分类研究。一直到17世纪前,解剖学家维萨里和比夏分别初步揭示了人体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一、文献证据:发现细胞理由:由于受工具和技术的限制,科学家们还无法深入到细胞等微观的层面去研究动植物的构成。思考:为何很长时间人们研究动植物构成还只停留在个体、器官、组织等宏观层面?

1590年,詹森父子用两端各有一块透镜的圆筒制造出最早的显微镜。其放大倍率仅有9倍,图像有些模糊且非常暗。1500160020001700190018001665年,胡克自制的显微镜1.显微镜的发展史19世纪,光学显微镜制造技术不断改进。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20世纪80年代,激光扫描显微镜面世,它可对物体进行三维扫描成像。物镜镜筒目镜聚光器

150016002000170019001800发现细胞2.细胞学说的建立1665年,胡克自制显微镜软木栓中空小室命名为:细胞(cell)罗伯特胡克: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列文虎克:改进了显微镜并观察到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马尔比基:观察到更微细的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等

1500160020001700190018002.细胞学说的建立施莱登1838年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施旺1839年德国的动物学家施旺: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细胞学说的初步形成魏尔肖1858年德国的病理学家魏尔肖:所有的细胞都来自于已经存在的活细胞。

1500160020001700190018002.细胞学说的建立形成细胞学说细胞学说:1.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的。思考:细胞学说的建立有何意义?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了起来,这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健康发展。

科学的发展常常需要几代人以及同代人的协同工作和不懈努力,体现科学发展之艰辛;同时,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与支持。①观察入手;②技术支持;③归纳概括;④修正和发展。思考讨论:1.从胡克观察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这样的科学探索历程对你有什么启发?2.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光学显微镜双目镜复式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圈一圈:从功能的角度圈出共同的结构系统支架系统调节系统光学系统认识当代的光学显微镜二、实验证据:观察细胞

1.1支架系统镜筒载物台镜臂镜座支撑显微镜支撑镜身,取放时手握处放置载玻片,中央有通光孔上装目镜,下连转换器固定载玻片压片夹1.认识显微镜

1.2调节系统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影像清晰度遮光器物镜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调节通光量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会有什么变化?观察:

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哪些结构?为什么?思考1:眼睛注视物镜。为了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1.3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靠近眼睛的镜头:靠近载玻片的镜头:反射光线目镜短,放大倍数大物镜短,放大倍数小镜孔小,放大倍数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下图是细胞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形态,你发现了什么?40倍100倍400倍思考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观察范围变小,观察到的物像数目越少,视野变暗。

结合前面所学,若要改变视野的亮度,可调节显微镜的哪些结构?怎样调节?思考3:1、反光镜——凹面镜使视野更亮2、遮光器——大光圈使视野更亮3、物镜和目镜——低倍镜使视野更亮

2.1取放——使用支架系统2.使用显微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取镜:安放:一般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cm处。

2.2对光1.转反光镜:根据外界光线强弱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3.转物镜转换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遮光器: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光线依次通过了哪些结构?观察:反光镜→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对光成功的标志?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使用光学系统

2.3放片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使“上”字正对通光孔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