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docx

河套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套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白元柱等151

【灌区管理】

河套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

白元柱,王艳平1,张利军2

(1.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水务局,内蒙古临河015000;2.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管理局,内蒙古临河015000)

〔摘要〕文章列举了河套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而提出了作好灌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河套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中图分类号:S275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088(2012)02-0151-01

1河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在河套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河套的水利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客观的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保障支撑能力还不强,与新形势和广大群众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1.1小型农田灌排设施的保障能力不高

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破损严重,破损率达到30%以上,一些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基本上吃的是60、70年代的“老本”,严重制约着农业灌溉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1.2局部地区还存在着配套死角

仅临河区就有20多万亩耕地没有实现灌排配套,土壤盐碱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1.3农业灌溉用需水矛盾突出

随着黄河水资源日趋紧缺,黄委分配的水量逐年减少,已不能满足正常灌溉的需要,而当地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标准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仅有0.45,抗旱保灌能力不强,加快以渠道衬砌为主的节水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1.4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形势严峻

临河区尚有130个村、1005个村民小组24.2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高砷水人口12.2万人,苦咸水人口8.5万人,其他人口3.4万人。

1.5投入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格局是国家补助、农民投工,税费改革以后,对农民投工投资作了明确规定,打破了原来的投入格局,加之干部群众对“两工”的思想认识不统一,农民投工投资大幅减少,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停滞和下滑。

2河套小型农田基本建设

根据河套地区的现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为中心,大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水利设施的灌排保障能力;二是根据当前传统的大田农业迅速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满足农业生产在水量、水质、排灌保证率和施肥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缺水局面,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旱保灌能力,尽可能减少旱灾损失;四是高度重视人畜饮用水安全问题,尽快使高氟高砷区群众喝上安全洁净水。

3河套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需作好的工作

3.1加强组织领导

鉴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并且在当前新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许多田间工程仍然主要依靠地方和受益农民这一实际,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筹规划部署,具体组织指挥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其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开展。

3.2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科学规划是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把规划作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前提条件。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认真编制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对每一项具体工程,都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科学选比,拿出最佳方案,并要精心施工,确保工程建设效益。

3.3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增加投入

(1)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政策融资、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筹资”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民营水利,实行水利建设资金捆绑使用,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集中到一块,统筹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52内蒙古水利2012年第2期(总第138期)

【造林技术】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