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湖长江之清江.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江

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古名夷水,亦名外(Pu)水,因江水清澈而得名。始见于《禹贡》,《水经注》云:“夷水,即很(hēn)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概述

流域范围清江流域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08°35’~11135’,北纬29“33~30°50。东邻江汉平原,南与澧水流域相接,西与乌江流域接界,北与长江三峡地区相邻,流域形状南北窄而东西长,流域面积16700平方千米。根据2000年行政区划,清江流域地跨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宜昌市境内的利川、咸丰、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五峰、长阳、枝城(原宜都)等10个县(市)。

河流水系清江发源于湖北利川县西部都亭山西麓,自上而下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至枝城市陆城镇注人长江。全河与长江平行,曲折东流,河长423千米,总落差1430米。按河谷地形及河道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①上游段从河源至恩施城,长约153千米,属高山河型,总落差1070米,占干流总落差的75%,平均比降6.5%,一般枯水面宽约50~70米,集水面积约3700平方千米。②中游段从恩施城至长阳县资丘镇,长约160千米,总落差约280米,平均比降1.8%。河道绝大部分流经深山峡谷,两岸陡坡倾角达60°~80°,属山地河型。河床一般为岩石,覆盖层多为卵石,枯水期河宽一般为10~60米,水深一般为1.5米左右,集水面积约9800平方千米。③下游段从资丘镇至枝城市入长江口,长约110千米,属半山地河型。总落差约80米,河床平均比降0.73%。磨市(距河口21千米)以下受长江回水顶托影响。集水面积3500平方千米。枯水水面宽度隔河岩以上一般为60~80米,隔河岩以下一般为80~100米。清江支流众多,左岸各级支流有49条,右岸有56条,河长一般较短。其中一级支流有25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忠建河、马水河、野三河、龙王河、招徕河、丹水、渔洋河,干支流呈对称性羽毛状分布。

气候水文

1.气温。清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5~16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为23~28摄氏度,1月为2~5摄氏度。霜期约4个月。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平均风力在2级以下。

2.降水。清江流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460毫米。降水量分布特点是上、下游大,中游小。4~9月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5%~78%。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600~800毫米。3.暴雨。清江流域属鄂西暴雨区,汛期暴雨频繁,且遍及全流域。主要暴雨中心有五峰、恩施两处。暴雨多出现在6-9月,7月出现几率较多,强度也最大。最大洪峰流量多出现在6月、7月、9月,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8900立方米每秒(1969年7月12日)。8月雨量较少,洪水频次亦少。

4.径流。清江径流产自流域内降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41.1亿立方米,径流深838.9毫米,上游略大于中下游,以下游为最小。最大年径流量211亿立方米(1954年),最小年径流量82.4亿立方米(1966年)。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雨季(4-9月)水量占年水量的75%~78%,旱季(11一翌年3月)占24%左右,以7月水量为最大,占全年16.8%。5.泥沙。清江流域地面植被较好,含沙量较小。多年平均输沙量约971万吨,多年平均输沙模数630吨每平方千米。长阳站实测多年平均悬移质含量0.65千克每立方米。输沙量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的92%左右。

6.水质。20世纪末,清江流域地表天然水质矿化度、pH值、硬度均适中,水质中主要离子含量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河流(段)受到工业、生活废水和农药化肥等污染。

地质地貌清江流域处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属云贵高原区的东北端中低山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山势逐步降低。西部山岭高程1000~2000米,东部由1000米降至河口的数十米。流域内除上游利川、恩施、建始及河口附近有少数丘陵平原外,其余均为高山,山区占80%以上,构成“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且“分半田”以山坡田为主。流域山势陡峻,河谷深切,河道狭窄,比降大,具有山区河流特征。河道以滩多而著称于世。

清江流域早在震旦纪时是一个古海,后从寒武纪至三叠纪,经过多次海进(沉积)、海退(剥蚀),到了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脱离了海侵,新生代以来的强烈隆起成山,属云贵高原东延尾部向平原过渡地带。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灰系、三叠系、二叠系、白垩系、下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石灰岩出露广泛,流域大多为侵蚀构造,岩洞十分发育,石芽、石洞、伏流、盲谷、溶蚀洼地遍布。清江沿岸有70%的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地震基本烈度咸丰、宣恩、五峰以北为V度,以南小于IV度。

自然资源

1.水能资源。全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45.9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40

文档评论(0)

iaml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