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 .pdf

白寿彝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寿彝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

摘要:古往今来,但凡在学术上有所贡献的学者,无不是内心有一股坚持不

懈的奋斗源泉,坚定着一种正确的理论指导,并在学术道路上努力拼搏、勇敢前

进的人,白寿彝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学术巨人。本文将简略描述白寿彝先生一生对

中国史学史研究发展所做的工作,深切缅怀白寿彝先生的同时,继承白先生的治

学精神,为白先生对中国史学研究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深表震撼。

关键词: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术问题史学成就

回顾新中国六十年的史学发展,白寿彝先生作为新中国史学奠基人之一

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的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白先生不仅促进了中

国史学会的建立,还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史研究中发扬光大,他在史学

史上的成就,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白寿彝先生学术研究领

域相当广泛,本文主要描述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的同时,点出白寿彝先生在其

中作出的贡献,并说明白先生的突出成就和坚持不懈的治史精神,以此向白寿彝

先生为中国史学史研究发展作出的贡献表达笃实的敬意。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兴起与波折发展

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在新中国时期有了重大的发展。从较长的一段时间来

看,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三四十年代的

草创时期,六十年代的活跃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时期。对于史学史研究的

活跃期和发展期,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从理论准备到撰述兴盛的发展时期,一些

重要问题的提出和阐述,显示出视野的开阔和研究的深入。

三四十年代草创期时,白寿彝先生已经显露出出众的史学才华,先后在核

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史学论文。抗日战争时期,白先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辗转云

南大学期间,虽疲于奔命,携带的书籍也多次因日军飞机的轰炸而大量损失,但

白先生依旧笑容可掬,不改常态,努力进行着学术研究和史学史教学工作。

六十年代初全国史学界进行关于如何开展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大讨论,为史

学研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济南等地史学工作者先后

召开座谈会,就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内容、对象、任务、分期和研究目的等展开激

烈讨论,主要有:《西北大学历史系研究讨论史学史问题》、《上海史学会座谈史

学史问题》、《北京师大历史系邀请校内外史学工作者探讨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期

问题》和《广东史学会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范畴、内容和分期问题的讨论》等。1961

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的召开、唤起了人们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记忆和热情,北

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和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期间,先后

参与中国史学史有关问题的学者可谓极一时之选,白寿彝先生在此一列。1964

年,白寿彝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提出阐

明规律、总结成果以及理论和资料等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说明中国史

学史研究的任务。20世纪六十年代初关于中国史学史研究问题的大讨论,促进

人们进行思考,激发人们研究热情;在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了三四十年代;

许多学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待中国史学发展问题和规律;中国史

学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预示着研究将迈出新的步伐。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浇灭了这一簇即将燎遍史学史研究之原的星星

之火。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史学界倍受打击,然而忠实的学者终究不会停止自己

的思考:白寿彝先生仍在为学科建设不断努力。1978年,白寿彝先生发表《关

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演讲,就学风问题、理论问题和组织问题提出系统的

认识和具体的解决办法。白先生吸取文革的历史经验教训,一再强调史学工作者

的队伍建设问题和史学工作研究的规划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在当时掷地有声,

那正是史学研究百废待兴的时刻,可见白先生对中国史学研究发展的深远影响。

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史学史研究迎来了它的春天,走上撰述兴盛的道路。

1978年起,全国一些高校开始招收中国史学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

究生,1981年,白寿彝主编的《史学史研究》专业学术季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有了人才培养的土壤,又有了撰写著作的条件,还有专业杂志的发行,揭开了中

国史学史研究撰述兴盛的序幕。2006年,白寿彝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史学史》

面世,又为20年间史学史著作出版繁华的图卷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白寿彝先生提出的重要史学研究问题

(一)《中国史学史上的两个重大问题》发表

1984年,白寿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史学工作也应该甩掉旧

的躯壳,大踏步前进,把新的史学史学科早日建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