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2《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2024年版).docx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2《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2024年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停连等朗读技巧,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如“镶”“髻”“贮蓄”等,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学生能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学生能够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提高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写景片段的创作。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比较分析法:通过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济南冬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四季之中,冬天往往给人以寒冷、肃穆的感觉。但是,有一个地方的冬天却别有一番风情,那就是济南。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感受那里独特的冬日魅力。(板书课题和作者)

(播放济南冬天的视频或图片)请同学们观看这些画面,说一说你对济南冬天的初步印象。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济南的冬天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这座城市的冬日美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教师出示生字词,如“镶”“髻”“贮蓄”等,让学生认读并解释词义。

请学生用这些生字词造句,加强对词语的运用。

思考以下问题:

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课文围绕这一特点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这些景物的?

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全班分享。

明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温晴”。课文围绕这一特点写了济南的山、水等景物。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到城外远山,再到水,依次进行描写。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注意重音和停连的处理,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选择部分段落,让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达这种情感的?

(五)研读课文,体会山景

默读课文描写山的段落(第3-5自然段),思考:

阳光朗照下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薄雪覆盖下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城外的远山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教师巡视指导。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安适”,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山写得像一个“睡醒”的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美丽和可爱。

城外的远山“淡雅”,给人一种水墨画般的美感。

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山景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和朗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六)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济南冬天的特点、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的情感。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家乡冬天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