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SDS

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

1产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乙炔(溶于介质的);电石气

化学品英文名:Acetylene

企业名称:上海海洲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联发路155号

电话:021传真:021邮编:201507

24h应急咨询电话:4006267911

技术说明书编码:HZJS--0012

2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易爆气体,极易燃烧爆炸,乙炔与空气、氧气及其它有氧化性的蒸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压缩气体,钢瓶或容器遇明火高热易超压,有爆炸危险。高浓度时易导致室息。

GHS危险性分类:压缩气体、易燃气体应急综述:

象形图:

信号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危险,极易燃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防范说明: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保持容器密闭。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或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穿防静电工作服作业。作业场所禁止吸烟,不宜进食和饮水。避免高浓度吸入。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事故响应:

如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如泄漏气体着火:切勿灭火,除非能安全地切断

MSDS

泄漏源。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着火时,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火灾时,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物理化学危险:

极易燃烧,乙炔与空气、氧气及其它有氧化性的蒸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静电引发燃烧爆炸。压缩气体,遇热超压可能会引起爆炸。乙炔气体具有麻醉或阻止细胞氧化作用,使脑缺氧引起昏迷。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健康危害:

乙炔为无色微毒气体,具有麻醉或阻止细胞氧化作用,使脑缺氧引起昏迷。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注意。

环境危害:详见12部分3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纯品

成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号码

乙炔

纯品

74-86-2

4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易爆气体,极易燃烧爆炸,乙炔与空气、氧气及其它有氧化性的蒸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压缩气体,钢瓶或容器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乙炔气在设备及管路中流动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灭火时禁止用四氯化碳等卤代烷灭火剂灭火。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6泄漏应急措施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MSDS

文档评论(0)

165720323137e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