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2024年秋季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C
D
A
C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B
A
A
D
1.答案:C
解析: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①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但并不是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说法错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哲学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真正的哲学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事实因忽视而消失”是指面对海量信息,忽视选择性关注之外的信息,把局部当成整体,以偏概全,难免陷入认识误区。因忽视而消失的,只是人们对关注之外的事实的认识,而不是事实本身,从哲学基本形态上看,这句话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自然界的温度不断升高,病原体生存的环境也在整体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加能够适应人体发烧的体温,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材料表明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人类要保护自然环境;人类在受自然环境制约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环境;③错误,人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也能改变自然环境;④错误,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故选:A。
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意识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①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③错误。故选C项。
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人类模仿生物的实践活动表明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表明联系是多样的,人们应分析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②④正确;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①说法错误,排除;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中“改变固有的联系”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故本题选D。
6.答案:A
解析:A: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这启示我们要勇于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要对未来充满信心,A正确。B:量变未必会引起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排除B。C:材料体现了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没体现要重视量的积累,排除C。D:该选项夸大了精神的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排除D。故本题选A。
故本题选A
7.C
【详解】②③:由于芽麦可以替代部分玉米用于畜禽饲料,该省一些地方政府制定方案,及时收购芽麦,化解了卖粮难题,这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具有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②③正确。
①: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①说法错误。
④:材料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结无关,排除④。
故本题选C。
8.A
【详解】A:1972年至1999年,由于流域来水减少而用水增多,黄河有22年出现断流。通过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流域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入渤海水量年均增加约10%,特别是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一盘棋”后,黄河已实现连续24年不断流。材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A符合题意。
B: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其实现并不依赖于人为事物的联系,B错误。
C: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C错误。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改造认识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D错误。
故本题选A。
9.C
【详解】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而不是真理,A排除。
B:真理会在变化发展中不断的被超越,而不是被推翻,B排除。
C:很多人更愿意把“平安夜”这一天称为“长津湖战役胜利纪念日”;有人认为中国人的“圣诞节”应该延后一天,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诞辰,说明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正确。
D:材料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不涉及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D排除。
故本题选C。
10.答案:C
解析:②④符合题意;从“放”到“少放”或“不放”这种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造林项目投标方案.doc
- 泸州市联合环保产业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次公开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全3套)及答案解析.pdf
- 大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 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北京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验答案.doc VIP
- 数学知识点初一上.docx VIP
- 2024年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融资计划书.docx
- 四年级上册 数学 期中考试专题 作图题(含答案) 人教版.doc VIP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北京市考行测真题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