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早产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约有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临床经过,但对于胎龄较小(﹤34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医生仍应早期充分识别并监测高胆红素血症及时正确评估和治疗,以防形成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主要内容;
;在一些非溶血性黄疸的早产儿人群中,如:窒息、缺氧、感染、高碳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这些早产儿的胆红素水平尚未达到传统意义上的病理性黄疸水平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所以早产儿病理性黄疸不一定都是超过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超过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大多都应该认为是病理性的。;早产儿出生时胎儿红细胞占血细胞总数的比例比足月儿更高,出生后胎儿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更多的胆红素,肝脏更加不成熟,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更差,血脑屏障发育更加不成熟,甚至低水平的胆红素也会透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因此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应该更低。;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早产儿生理性黄疸
;早产儿黄疸的特点;早产儿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早产儿胆汁淤积性黄疸;
;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单位mg/dl)
胎龄/出生体重出生24h-48h-72h
周/kg光疗换血光疗换血光疗换血
《28/1≥5≥7≥7≥9≥7≥10
28-31/1-1.5≥6≥9≥9≥13≥9≥15
32-34/1.5-2.0≥6≥10≥10≥15≥12≥17
35-36/2-2.5≥7≥11≥12≥17≥14≥18
1mg/dl=17.1umol/L;足月新生儿黄疸干预方案;考虑光疗:是指在该日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根据临床病史、病程和体检做出判断,权衡利弊、选择光疗或严密监测胆红素。
光疗失败:是指光疗4-6小时以后,血清胆红素仍上升0.5mg/dl.h如果达到上述标准可视为光疗失败准备换血。;“小时总胆红素值”用下图来表示;早产儿胆红素神经毒性的监测方法;B/A比值:(mg/dl:g/dl)
血浆蛋白与胆红素联结能降低胆红素的神经毒性,B/A比值较TCB更能反映血中游离胆红素的水平,B/A<1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牢固,B/A>1部分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疏松,B/A>3部分胆红素游离成自由胆红素。;5、耳声发射:检查外耳,中耳及耳蜗的功能,TEOAE,DPOAE胆红素升高导致在耳蜗的沉积,影响其正常代谢,使耳蜗毛细胞受损,数量减少,是可逆的。
脑干听觉通道对胆红素毒性作用特别敏感。未结合胆红素不但可在内耳毛细胞,耳蜗核沉积还损害脑干组织造成中枢性听觉传导通路异常。有流行病学调查400例小儿听力减退中新生儿高胆占第2位,尤其是<1500g早产儿,仅次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6、脑电图:胆红素能阻滞脑细胞膜电位传导,影响脑细胞功能,降低脑细胞能量代谢水平,表现为背景节律持续低电压。;9、20项神经行为评分:6项视听定向行为能力反映大脑皮层功能,而BAEP反映脑干,二者结合可助于早期发现;早产儿黄疸的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能直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致敏红细胞、抗体及有害物质。纠正贫血、预防心力衰竭等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的最有效的方法。换血指征为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3、药物治疗
⑴如存在引起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应给予对症治疗。酶诱导剂:鲁米那5-10mg/Kg/日,分2-3次服用。尼克刹米0.1每日3次。
⑵输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白蛋白1g/Kg/日,静脉输入,1g白蛋白可结合16g胆红素,或血浆25-30ml每日1-2次。
⑶皮质激素:可用皮质激素抑制溶血过程,强的松2.5mg/次,每天2-3次。可增加肝细胞酶对胆红素的结合力,阻止抗原抗体的反应。;⑷纠正酸中毒:应用5%的碳酸氢钠3-5ml/Kg,有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结合。
⑸中药治疗:可用茵陈蒿汤加减。
⑹静脉滴注葡萄糖。;⑼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点滴治疗,剂量800-1000mg/kg,每例用1-2次,其作用机理是由于新生儿免疫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所致。大剂量的IVIG,可通过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减少红细胞的破坏,从而降低胆红素。此法安全、简单、可靠、有效,不会发生败血症,可以替代换血治疗。但由于丙种球蛋白对已破坏的红细胞无效,无清除胆红素的能力,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