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省考常识高频考点梳理——北宋时代.docx

国考省考常识高频考点梳理——北宋时代.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天课程分成三个部分:

一、太祖、太宗

二、澶渊之盟与宋、辽、金三角关系

三、从庆历新政到靖康之变

四、宋朝的伟大成就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一、太祖、太宗

1、宋太祖赵匡胤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

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正式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由于疆域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靠北,故又称之为北宋。

锁院制:即在“知贡举”(主考官)、“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弥封制:即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

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这也是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

誊录制度:据宋人记载,实行弥封制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书写

标记、暗语的问题,于是“誊录”之制随之出现,即在考生交完试卷后,朝廷雇

请一批抄写书手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其用意在于进一步杜绝“弥封”措施的纰漏。

殿试常设:武则天曾在洛城殿策问贡士,但未形成制度。开宝五年(972年),赵匡胤打破惯例,在讲武殿召对合格进士及渚科举人,然后下诏放榜,从此殿试成为“常式”,最终名次必须由殿试决定,科举取士之权直接由皇帝掌握。

别试:即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考场考试的制度。在这样的特殊考试过程中,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对当朝大臣权贵的子弟往往还要多复试一次,以甄别是否有人利用权势将无能子弟的成绩拔高。

2、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显德七年(960年),策划发动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升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独相十年。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参知政事同时分割宰相行政权,三省制度名存实亡。

3、宋太宗赵光义

分全国为十五路,分别是京东路、京西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浙路、福建路、西川路、峡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从此路成为宋朝一级行政单位。

雪中送炭:淳化四年(993年)二月初四日,京城开封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赵炅派遗中使赐给城中孤老贫穷者每人千钱及若干米、炭。“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

赵匡美→赵光美→赵廷美

北宋诸帝,多为赵匡胤之弟赵匡义的后代;而南宋除宋高宗赵构、正安帝赵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之后代:赵德芳(四儿子、八贤王)的后代有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赵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祥兴帝赵昺。

二、澶渊之盟与宋、辽、金三角关系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朝,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占城稻,亦称“早占”、“早米”、“早占城”。宋代水稻良种。真宗大中祥符(1008—1021)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相传其种来自占城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