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 .pdfVIP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把握五首诗歌的意象,体会不同的诗味。

2.感受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品味凝练而含蓄的语言。

3.揣摩五首诗歌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资料链接

短诗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概念,诗歌在14行内就是短诗。在

中国,短诗的概念是由现代诗人首先提出的,他们吸纳了西方14行

诗的体制,首次明确提出短诗界定应为14行以内,同时认为短诗的

第一要义便是完整。

三、字音词义

口占:指即兴作诗词。

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舵手:掌舵的人,也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四、诗歌赏析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作者: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主要作

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背景:这首诗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赏析: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

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此诗塑造了“我”在严寒下不妥协,

在孤独中不退缩的形象,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夕觉醒的一代知识分

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作者: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背景:1942年,年轻女作家萧红在身心俱疲中逝去,作为萧红

的友人,同样四处漂泊、屡遭挫折、几陷困境的戴望舒直到1944年

初冬才终于来到香港浅水湾萧红墓畔,凭吊祭拜。

赏析: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

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看诗篇本身,短短四

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然

而联系诗人与被凭吊者萧红不幸的遭遇来看,诗中包含了对好友盛年

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怀念,对生命之旅的感慨与反思。

平淡的文字、平静的描述背后潜藏着长久的辛酸与刻骨的悲痛。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作者:卞之琳(1910-2000),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

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背景: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

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赏析:全诗以两组意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转换,抒发了诗

人的一种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相依存。在诗人看来,

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

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是永恒的规律。

风雨吟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作者: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

《桑野》《驱驰集》等。

背景: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

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

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赏析:通过“风”“雨”“郊原”“房舍”“大地”等意象,形象地

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

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做一个有为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有

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统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文档评论(0)

138****7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