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夏丐尊先生》阅读答案 .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悼夏丐尊先生》阅读答案

《悼夏丐尊先生》阅读答案

悼夏丐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

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

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

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

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

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后来我扶老携幼,仓皇出奔,辗转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

庆各地。夏先生始终住在上海。初年还常通信。自从夏先生被敌人捉

去监禁了一回之后,我就不敢写信给他,免得使他受累。胜利一到,

我写了一封长信给他。见他回信的笔迹依旧遒劲挺秀,我很高兴。字

是精神的象征,足证夏先生精神依旧。当时以为马上可以再见了,岂

知交通与生活日益困难,使我不能早归;终于在胜利后八个半月的今

日,在这山城客寓中接到他的噩耗,也可说是抱恨终天的事!

夏先生之死,使文坛少了一位老将,青年失了一位导师,这些话

一定有许多人说,用不着我再讲,我现在只就我们的师弟情缘上表示

哀悼之情。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

怀。不过表面上一位做尚,一位是居士而已。

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

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

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

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

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

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

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

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

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

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

生交游,因此能得学生的心悦诚服。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

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

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

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

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

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

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

花主人致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而

且说: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

星夜匍伏奔丧。夏先生苦笑着问他:你那天晚上真个是在地上爬去的?

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又有一位同学发牢骚,赞隐遁,

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

师范学校?弄得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

所反对。他们以为文章不用古典,不发牢骚,就不高雅。竟有人说:

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以不许学生做。但这样的人,

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从来未有的、大胆的革命主张,

觉得惊奇与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这正是五四运动的

初步。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

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

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

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

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

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

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

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

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

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

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

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

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

入人心

文档评论(0)

159****5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