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上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10.docx

2014高考上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10.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2014高考上海作文题解析及范文

(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

(展示的7篇佳作中,有1篇66分,3篇是65分,1篇64分,2篇是63分。每篇都有老师的批注。)

一、原题回放: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二、题目类型:思辨型

三、关键词:自由不自由

四、材料侧重:材料用了穿越沙漠的比喻,对人生或社会发展困境的“这片沙漠”,人们的选择具有两重性。从材料看:“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我们得到“选择与自由”;从“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看到“约束与不自由”。从整则材料看:必须穿越,这个无法选择;而穿越的道路和方式,乃至时间、地点、对象等可以选择。“你是自由的”“你又是不自由的”,可见“自由与不自由”。材料的立意具有多元化。但我们一般从关键词入手,“自由”与“不自由”的角度立意是最好的。

五、界定概念。

你:特指作者自己,可引申为每个人,也可扩展为集体、国家、民族,乃至于人类社会。“你”的不同内涵,不仅决定写作的内容,且影响文章立意的高低。

必须: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可理解为是一种责任,一种约束,一种规则

沙漠:这是个比喻,沙漠的渺茫无际、鲜有人烟、环境恶劣、不宜生存等特点,隐喻一种人生或发展的困境。“穿越沙漠”即走过人生或发展的困境。

自由:自由即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语境中自由就是具有可选择性走出困境可选择的道路和方式,还有时间与地点、工具与对象等。

不自由:就是受约束,受限制,不具有选择性。

六、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

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向往自由是人的本性,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因而人生必须有所节制,有所约束。

2.每个人、集体、乃至国家、民族与世界,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究其根本,自由源自可选择;不自由源于责任与担当。自由与不自由是辩证统一的。

3.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是绝对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4.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5.没有限制的自由是放纵,接受限制往往就是为了更大的自由如革命先烈事迹,越王勾践、曼德拉、孝子等。

6.社会生活中,有限制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自由与不自由都是相对的,相对的自由与绝对的不自由。

七、漂亮标题。

①绝对的沙漠,相对的自由②享受不自由的自由③为了自由的约束

④没有限制,何来自由?⑤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⑥戴着镣铐跳舞

⑦莫舍己道,勿扰他心⑧相对自由与绝对不自由

八、素材积累。

1.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

2.所有的伟大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爱默生(美国思想家)

3.人不敢从心所欲。任继愈(中国当代哲学家)

4.汉武帝生性喜爱兵戈,为寻求自己的自由,不顾民生,穷兵黩武,导致当时朝廷钱粮空虚,但在晚年醒悟了作为皇帝的责任,不再寻求那种超越责任的自由,改过自新,正是因此才避免了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保住大汉基业。

九、佳作展示

1.没有限制,何来自由?(65分)

①没有必须穿越沙漠的限制,何来选择道路和方式的自由?没有必须红灯停的限制,何来绿灯行的自由?没有必须突破层层厚茧的限制,何来化蛹成蝶的自由?世间万物,都是如此,没有限制,何来自由?(排比入题,引出论点,反问有力。)

②在这样一个民主的时代,刚出襁褓的婴孩似乎也知道要自由。人们往往觉得似乎儒家道法限制思想,中华传统限制发展,家族观念限制婚姻。受到约束的人们总想彻底冲出头顶这片四角天空,得到自由的人们却又迷茫于天海的浩瀚,森林的无边。殊不知,没有限制,何来自由?(通过对一组生活现象的分析,再次表明论点。)

③“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如是说。这枷锁有架在肉体上的,也有架在精神上的。后半生都只能瘫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上帝重重地给他的身上套上了枷锁,可他却在这枷锁之中,获得了人生的自由——与地坛单独相处的自由。相比之下,那些因残疾而放弃终生的人多么不可取。(通过引证、例证,阐述人是自由的,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

④没有枷锁就没有自由。不断受到政府恐吓的“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上帝深深的给他的精神套上了枷锁,可他却在这枷锁之中,寻得了灵魂的自由,他无畏于权势,他只忠于自己的内心。相反,受到限制便放弃自由的高尔基便显得更加怯弱卑微。人生在世,总会有一套枷锁,或架在你肉体上,或套在灵魂上,但这同时也给了你自由,不要放弃。(运用对比论

文档评论(0)

8d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