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性:
非独立性: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
原始性:内容简朴,措施单一
2、奴隶社会教育的特性:出現了专门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
阶级性:劳心者治人…….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对立
学校教育趋向于分化和知识化
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3、封建社会教育的特性:等级性
4、古代东西方社会: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主导地位)
5、現代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
对人的劳动能力和其他才能,爱好和爱好均有直接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劳动能力
对人的道德性格也有影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是全面发展的主线途径
就教育自身而言,教育是传播和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载体,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和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的基础
6、人的素质的基本特性:基本性(水平的高下,构造的完整与否,程度的发挥怎样)、稳定性、内隐性、个体性
7、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决定教育的性质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决定教育目的(尤其是政治制度)
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决定教育的体制
影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8、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
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制约着教育构造的变化
制约着教育内容、措施、手段
制约着学校专业的设置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9、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
可以变化教育者的观念
可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影响教育内容、措施、手段
可以影响教育技术
10、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文化对教育有价值定向作用
文化发展增进学校課程的设置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教育措施的使用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平行性
12、教育在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
教育是实現我国現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教育是增强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基础原因
教育是实現人的全面发展的主线途径
教育是实現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
13、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增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性作用
14、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5、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能完毕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教育增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运用
16、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能传承文化(传递、保留、活化)
教育能改造文化(选择、整顿、提高文化)
教育能传播、交流、融合文化
教育能更新和发明文化
17、教育的人口功能:
减少数量控制增長
改善质量提高素质
使人口趋向合理化
增进人口迁移
18、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社会实践、能动性
19、内法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顿
外烁论:荀子、洛克、华生
多原因作用论、辐合论(肯定先天和后天,但两者不可替代)
施泰伦:发展等于遗传的环境之和;吴士伟: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之积
20、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原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21、遗传(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前提,為人的发展提供也許,但不决定发展:王安石《伤仲永》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22、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也許,使遗传提供可也許变為現实
环境推感人的发展:不可缺乏的外部条件,制约着速度和水平
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23、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人的活动
有专门的教师,效果好
能控制和协调学生多方面的原因
24、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体現:
对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潜能,发展个性的功能
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時和既時的价值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次序性(循序渐进个、不陵节而施)、阶段性(不一刀切、一锅煮、成人化;维果斯基近来发展区)、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26、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身心特性、同伴群体影响、师生交互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最重要)、小区影响
27、学生文化的特性: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调适性
28、教育方针的特性:現实性、阶段性、全局性、变动性
29、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生存
30、現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规定培养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主线特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