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团体标准
《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并离网协同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深入推进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各项重点任务实施,以标准有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的相关要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批准立项并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并离网协同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
2、制定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能源和低碳未来的追求日益增强。光储充放电一体机作为连接太阳能与能源存储、分配的关键设备,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移动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对于高效、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需求急剧上升。光储充放电一体机通过整合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及智能调度,能够满足这些市场需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自给自足。
本项目属于电源安装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源快速安装装置。分布式电源装置是指功率为数千瓦至50MW小型模块式的、与环境兼容的独立电源,这些电源由电力部门、电力用户或第3方所有,用以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特定的要求,如调峰、为边远用户或商业区和居民区供电,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等等。本项目的技术目标在于解决热积聚、热扩散困难、安装拆卸不方便、火灾和爆炸风险和监控难度增加等问题,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源快速安装装置,通过设置电源安装单元,使电源本体通过散热小板在滑轮上滑动安装至柜体内,同时解决了安装复杂和散热的问题;当安装电源本体时,电源本体的底面推动三角柱转动,使三角柱的侧边向上,使电源本体能够通过;当电源本体安装到位后,三角柱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转至侧边向下,尖角向上,阻碍电源本体滑出。
制定标准《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并离网协同控制系统技术要求》的项目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储充放电一体机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新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制定该标准,可以规范光储充放电一体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推动新能源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在并离网协同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该标准的制定,将明确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在并离网协同控制中的技术要求,提升系统的协同控制能力,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经济效益。
3、光储充放电一体机作为新能源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制定该标准,可以规范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和可靠性要求,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安全风险,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4、标准的制定往往伴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通过制定该标准,可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同时,标准的实施也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3、起草过程
3.1标准研制阶段
2024年8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按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程序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标准名称为《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并离网协同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2024年9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化资料、专业文献等,为本文件的编制提供参考,并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经成分分析、研讨、论证后编写完成《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并离网协同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初稿和立项申请书。
3.2标准立项阶段
2024年10月18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式发布了《光储充放电一体机并离网协同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立项通知,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3.3标准起草阶段
2024年10~11月,就标准初稿,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通过相关信息化手段进行多次内容讨论和交流,并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咨询,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标准初稿中做了修改。
3.4征求意见阶段
……
3.5技术审查阶段
……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协调性:保证标准与国内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2)规范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3)适用性:结合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实践和产品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对企业产品的具体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