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pdf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咏雪》的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描写雪花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剩喜漫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次韵曲林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断鳞残甲满天飞。——张元《雪》

二、自主学习

1.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

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还著有志怪小说

《幽明录》。

2.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

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

面貌。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

三害”“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等,

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3.文体知识——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

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

大类。其艺术特点包括: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

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

美、言约旨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

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法指导】给文言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常见的考查形式: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技法:

①理解文句意思

②分析语法结构

③抓句首语气词

④区分单音节词

⑤抓句首连词、总结性的词

2.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

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的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

相比。”太傅的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

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文言积累

(1)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专指儿子和女儿

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意思

因风起,因: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2)特殊句式:

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

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省略句

4.找出课文的六要素

①故事发生的时间:寒雪日

②发生的地点:内集

③参与的人物有:谢太傅、兄子、兄女

④主要事件是:讲论文义

5.理清人物关系

四、精读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有什么作用?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

氛围,同时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

示例一:用“撒盐空中”一喻好。把下得猛烈密集的雪比作“在空中撒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

的颜色和下落之态,场景真切——形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

文档评论(0)

wangzex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