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建市政-72绝学.doc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政

市政

内部资料

七十二绝学

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甘森老师

1

一、城镇道路工程

考点1城镇道路分级

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干路网。

支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等级

设计车速

(km/h)

双向机动车道数

(条)

机动车道宽度

(m)

分隔带设置

横断面采用形式

设计使用年限

(年)

快速路

60~100

≥4

3.50~3.75

必须设

双、四幅路

20

主干路

40~60

≥4

3.25~3.50

应设

三、四幅路

20

次干路

30~50

2~4

3.25~3.50

可设

单、双幅路

15

支路

20~40

2

3.25~3.50

不设

单幅路

10~15

考点2城镇道路结构特征

道路结构自上而下包括路面结构层、路基。

道路路面的基本结构层一般为面层、基层、垫层三个主要层次。

当路面各层的厚度较大时,面层可分为上(表)面层、中面层和下(底)面层,基层分为上基层和下基层等。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疲劳、抗水损害能力;还应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平整度。

基层主要起承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垫层的主要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

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考点3基层

作用:承重层、减少板底脱空、错台病害(水泥混凝土面层)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基础,并改善接缝的荷载传递能力。

①刚性基层:碾压混凝土、贫混凝土等。

②半刚性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③柔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级配粒料(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砂砾)。

基层的选用原则:根据交通等级和路基的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

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

重交通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中、轻交通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无机结合料基层特点: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被稳定的如果是细粒土,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都会导致裂缝。被严格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

考点4路基

城镇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路堤)的土(石)方、相关的项目有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防护、排水

边沟、急流槽、各类管线等。

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1、填方路基

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甘森老师

2

填方段内要事先找平,当地面横向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

应小于1.0m。

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

整。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类、分层填筑、压实;路基高边坡施工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2、挖方路基

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

文档评论(0)

您的专属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祝您成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