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案) 统编版中外历史刚要必修上册 .pdfVIP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案) 统编版中外历史刚要必修上册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素养目标】

1、结合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

识宋朝政治“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相互制约”、“崇文抑武,文人治国”等特

点。

2、结合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钱币换和平”等内容,探讨北宋初期的社会危机;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范仲淹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3、能够利用历史地图,了解宋代同辽、西夏和金的关系;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宋

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宋初中央集权加强

教学难点:王安石变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

呼万岁。——《宋史·太祖本纪》

思考:解读图片和文字信息,指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一、权谋中的王者之变——太祖建制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一(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

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

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李焘《续资治通

鉴长编》

材料三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未乱故也。——司马光《涑水记闻》

问题: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

(1)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

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2)地方: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1)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2)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问题探究

材料一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

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

材料三夫当仁宗四十二年,号为本朝至平极盛之世也,而财用始大乏,天下之论扰扰,皆

以财为虑矣。——叶适《应诏条奏财总论》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影响?

二、盛世中的稳中求变——庆历新政

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等人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新政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因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失败。

三、危机中的惊天之变——熙宁变法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

育等各方面实施改革措施,史称熙宁变法。变法基本内容围绕“富国强兵”展开。

“元佑更化”,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司马光重新受到起用,新法逐渐被废

除,变法派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佑更化”。

材料一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变不减20万。——《宋史·安焘传》

材料二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至于崇宁、宣和

(宋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三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

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

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

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京

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简要评价王安石变法?

学思之窗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时的情景说: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

文档评论(0)

180****83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