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2.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严格地说,是未完成社会化的个体。
3.社会化的执行者
与社会化有关的人;4.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经验、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与之相符的各种心理状态。
5.社会化的结果
教化个人,使之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有一定个性的社会有效成员。;二、社会化的基本特性;社会化的终生性;社会化的终生性;社会化的几个相关概念;2\再社会化
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
“在再社会化的背景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更加集中、更加紧张,其目标是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再社会化的形式:
(1)强制性
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实施
(2)非强制性
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3\反社会化;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一、社会教化—广义的教育
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1.社会教化的共同内容
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导行为规范
培养社会角色
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社会教化的三性:历史性/民族性/阶级(阶层)性;家庭:
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群体。
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和侧面。
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
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
赋予儿童的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等多种社会特征,对他日后的社会化发生有力的影响。
童年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关于家庭影响的研究;最理想的亲子关系
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
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
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
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
被父母支配的孩子
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信心
支配父母的孩子
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
鲍???林德
(BAUMRIND)
父母态度;父母态度(内控/外控);赖德克:
专制家庭
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
民主家庭
儿童有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吵架。
自由度:
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家庭氛围:
惩罚严厉程度:
严厉: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体谅别人,优柔寡断。
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
行为无显著差异。
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
无显著差异。
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
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学校: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第二节社会化的途径;教师的作用;身体的特征
学生的性别
社会经济地位
测验成绩
教师对其兄弟姐妹的了解;教师如何将期望传递给学生的:;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1)心理认同感很强。
2)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独特的亚文化。
3)非强制性社会化
4)在对其成员给予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中自然而然地实现。
;校园同龄群体的影响:
群体风气、纪律
使儿童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群体的舆论和评价
诱发儿童的自我意识并明确其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4.社会文化;5.大众传播工具----社会化的“第二课堂”
积极作用:
1)使人们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
2)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消极影响:
1)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侵犯行为。
2)电视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缩短儿童注意力的间隔时间,限制他们的语言能力。
3)电视防碍人们积极地思考。;6.职业背景
工作的结构性特点影响着工作者的自主性或遵从性的价值特点。
向上流动机会少:
习惯于限制自己的抱负,试图在工作之外寻求满足。
处于权利低的组织情境
可能变得更小气、更霸道和更权威主义。;二、个体内化——内因;1.观察学习(模仿学习)
;2.角色扮演;3.主观认同;第二节社会化的途径;个体社会化的两个方面
知识技能的社会化;
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
文档评论(0)